本文作者:adminddos

《花园与父亲》摘得10万大奖,澎湃·镜相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获奖结果揭晓

adminddos 2025-07-26 11:54:20 4 抢沙发
《花园与父亲》摘得10万大奖,澎湃·镜相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获奖结果揭晓摘要: ...

7月25日上午,在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的“变革·新生”2025外滩新媒体年会上,第二届“澎湃·镜相”非虚构写作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其中获“澎湃七猫特别大奖”的作品是黄旭东的《花园与父亲》,奖金10万元;获“澎湃七猫特别奖”的是范雪的《一条大河:共和国大厂的记忆》、欧阳姗的《玩乐时间:“六合彩”中的心灵与社会》,两人将分获奖金5万元;获一等奖的是吴桂凤的《桐树下》,奖金5万元。

“澎湃七猫特别大奖”获奖作品

“澎湃七猫特别奖”获奖作品

本次大赛一、二、三等奖以及提名奖获奖作品

七猫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黎辉以及澎湃新闻常务副总裁徐香、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李云芳、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澎湃新闻编委何涛,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本届大赛以“渺小与苍莽”为主题,特设奖金池33万元,旨在挖掘关照现实、书写时代与个体,记录磅礴与幽微的优秀佳作。大赛由澎湃新闻主办,七猫中文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作协担当指导单位,《收获》杂志担当文学指导,关注时代浮沉、家国命运、城市与乡村、女性叙事、真实罪案等众多题材,倡导以诚实的书写,展现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理解自我与他者。

大赛邀请来自学术、创作、出版、影视界的多方代表共同参与评审,从选题、信息和文本等多维度考量,最终评选出12篇极具潜力的非虚构作品,并将继续推动出版和影视改编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开发。

当日下午,8位到场获奖者前往澎湃新闻参加非虚构沙龙活动,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历程与生命故事。活动现场,来自多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与获奖者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共同探讨了关于非虚构写作、改编及出版的更多可能性。相关沙龙内容和部分获奖作品节选将陆续刊发于镜相工作室。

现公示完整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如下:

“澎湃七猫特别大奖”(1名,奖金10万元)

作品名:《花园与父亲》

获奖者:黄旭东

评审意见: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通过花园这一核心意象,展现了父亲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心路历程。选题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和人文关怀,不仅是难得的疾病叙事,也是幽微的精神探索,在当下的非虚构写作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澎湃七猫特别奖”(2名,奖金5万元)

作品名:《一条大河:共和国大厂的记忆》

获奖者:范雪

评审意见:本文以磅礴的信息讲述了一段共和国核工业工厂史,与两代人横跨近百年的生命史。作者历经二十二年调查,翻阅海量文献,采访多位亲历者,作品感情充沛,笔法纯熟,以私人记忆填补宏大叙事,极具影视改编潜力。

作品名:《玩乐时间:“六合彩”中的心灵与社会》

获奖者:欧阳姗

评审意见:本文以地下六合彩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社会特定群体在经济转型期的精神境遇和生活选择。文章基于丰富的田野调查和深入访谈,叙事手法独特,语言流畅,结构精妙,具有非常强的商业价值。

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

作品名:《桐树下》

获奖者:吴桂凤

评审意见:本文通过对个人自降生到长成的生活的细致回忆,勾勒了一幅客家围屋生活的风情画,这也是一部颇具民俗学、社会学价值的风俗记录。诸多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在绵密、细腻和深情的叙事中丰厚地呈现。

二等奖(2名,奖金2万元)

作品名:《寻亲人刘学州》

获奖者:田心

评审意见:本文行文流畅,将刘学州的一生娓娓道来,详尽呈现刘学州在各个事件中细腻的内心状态。刘学州的一生,因社会和人性的压力倍遭苦难,但是作者的笔触却足够克制,透过刘学州呈现了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特定群体的生存现实和精神境遇。

作品名:《阿萨伊在悲鸣》

获奖者:孟小书

评审意见:作者深入巴西腹地,突破了常规旅游报道或资料写作的局限,深刻揭露了巴西牛肉、大豆产业繁荣背后触目惊心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将远方的危机与眼前的餐桌联系起来。本文场景描绘生动具体,语言平实、克制,使其对现实的剖析更具冲击力。

三等奖(3名,奖金1万元)

作品名:《加油站纪事》

获奖者:柯瑞

评审意见:本文聚焦于加油站从业者——“油K”群体,通过丰富的采访和详实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了加油站行业的发展历程和人物故事,以小见大,反映出社会特定群体的奋斗与无奈。该作品信息挖掘深入,文本叙事流畅,结构清晰,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可读性。

作品名:《谜样江河:一部厂矿子弟的回忆录》

获奖者:丁海笑

评审意见:本文聚焦于一个现代石油小城的隐密世界,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的陈年旧事,其中有大时代变迁的纹印,也有着凡人的心灵波动。该作品信息挖掘扎实,信源可靠,叙事手法独特,结构精妙,语言富有创造性和审美价值。

作品名:《唐山大地震50周年在即,致敬亲历者们对生命的坚持》

获奖者:马佳乐

评审意见:文本以即将到来的“唐山大地震50周年”为契机,通过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灾难的惨烈,以及人类在自然力量前的脆弱与坚韧。文章信息丰富,细节详实,选题具有很强的社会关怀和历史价值。

提名奖(3名)

作品名:《王玉芳》

获奖者:谢东徽

评审意见:本文讲述了姥姥王玉芳的故事,文字老练,从一个劳动妇女的人生中发掘了许多关于家庭社会和伦理的重要议题。

作品名:《我们的乳房》

获奖者:何姗

评审意见:本文讲述祖母经历与遭际,笔法生动,塑造了一组丰富的女性人物群,本文信息丰富,是生活、情感与伦理思考的叠加。

作品名:《全职父亲,离开体制这五年》

获奖者:于元杓

评审意见:本文展现了一位“裸辞”离开体制的父亲所遭到的境遇,作者在扎实的现实基础上写作,以真切朴素的文字深深打动人心,探讨着生活与伦理的核心问题。

►持续关注

澎湃·镜相第三届非虚构写作大赛暨第六届七猫百万奖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正在进行中,关于大赛的更多信息将在“非虚构写作大赛”专题、微信公众号“湃客工坊”(ID:thesparker)实时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关于大赛

“澎湃·镜相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由澎湃新闻主办,七猫中文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作协担当指导单位,《收获》杂志担当文学指导,设立总奖金池33万元。本次大赛邀请李洱、张清华、梁鸿、张冀、王丽萍、王伟、程永新、黄灯、张怡微、范俭、周全、张晓媚等12位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家、编剧、导演、影视平台代表等担当业界评委,邀请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等在内的,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等十所国内重点高校学者担当学术评审,并邀请爱奇艺、SMG尚世影业等影视平台,共同参与非虚构IP开发。

►关于镜相工作室

“镜相”栏目成立于2018年7月,是澎湃新闻下设的非虚构写作栏目,成立至今,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已成为国内非虚构写作的阵地之一。2019年,“镜相”发起第一届非虚构写作大赛,六个月的征稿时间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4264篇有效来稿,题材涵盖海难事故、电信诈骗、化工爆炸事故中的受害者、美国校医性侵案等公共议题,上海知青的新疆建设史、核工业往事等历史题材,以及家庭亲子关系、小镇女性犯罪、失明女孩的生活困境等个人化选题。

成立六年来,“镜相”持续为青年写作者赋能。其中,“镜相”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非虚构工作室,共同举办了两届非虚构工作坊,面向社会招募学员并提供免费培训课程;此外,“镜相”还与国内几十所高校的相关课程内容共创,依托“小行星计划”,为有潜力的写作者提供创作支持。“镜相”倡导兼具信息量和生命感的叙事,渴望通过诚实的书写,展现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理解自我与他者。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