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6 日,31 省份 " 半年报 " 已全部披露。梳理这份 " 成绩单 ",中部地区出现一些有趣的新动向。有的省份从 " 增速吊车尾 " 狂飙成 " 进步王 ",有的省份则紧咬 " 一哥 " 不放,两年间将差距从五千亿元缩到两千亿出头……此次 " 期中考 " 各省份有何新变化?
中部省份增速亮眼
上半年,中部六省经济成绩亮眼,除山西 GDP 同比增长 3.8% 外,安徽(5.6%)、江西(5.6%)、河南(5.7%)、湖北(6.2%)、湖南(5.6%)增速均跑赢全国线(5.3%),且均高于各自年初设定的全年经济目标。
作为全国工业重镇,中部多省份的工业发展更是 " 火力全开 "。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集体 " 破 8",超过全国水平,湖北也以 7.9% 的增速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省份汽车产业表现突出。上半年,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 19.9%、18.7%、19.3%、24.5%。
安徽拥有奇瑞、江淮等多家老牌车企,上半年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河南在郑州比亚迪、中州时代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发展飞速。
此外,江西有江铃集团,湖北有东风汽车,湖南有长沙比亚迪、北汽株洲等十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上半年湖南汽车产量迈入全国前十队列,排名第 9 位,汽车制造已成为其经济主要拉动力。
山西成最大 " 逆袭者 "
尽管山西上半年经济增速落后于 " 全国线 ",但相较于 2024 年上半年 1.9% 的 GDP 增速,今年增速达 3.8%,两年间实现 1.9 个百分点的跨越式提升,成为区域经济中最显著的 " 进步生 "。
回溯 2024 年,山西全年 GDP 总量 25494.69 亿元,2.3% 的增速曾位列全国末位。作为能源大省,去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让山西深陷转型 " 阵痛期 " ——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气候,新旧动能转换的 " 衔接空窗 " 集中爆发。
但从今年年中数据看,情况正在好转。
工业领域率先发力回暖,规上工业增加值从 2024 年上半年的负增长跃升至今年的 6.3%,其中煤与非煤产业 " 双轮狂奔 ":一边传统能源产业稳底盘,一边新动能加速布局。
据了解,为进一步壮大新动能,山西把今年确定为 " 重大项目建设年 ",建立 6 个万亿级重大项目储备库。同时,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推动新投资和新项目建设。
消费市场同样暖意渐浓,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上半年山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1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继《黑神话:悟空》带火文旅经济后,山西旅游业持续释放红利。随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半年重点监测景区接待人数、门票收入和经营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 中部一哥 " 被紧追
六省份中,河南再次坐上 " 中部一哥 " 宝座。上半年,河南 GDP 达 31683.80 亿元,同比增长 5.7%、高于全国 0.4 个百分点。而紧随其后的湖北强势发力,上半年不仅 GDP 跑出了 6.2% 的超高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 GDP 总量与 " 中部一哥 " 差距进一步缩小。
记者梳理发现,2023 年上半年,两者差距为 5066.78 亿元,2024 年上半年差距为 3884.99 亿元,今年上半年大幅缩小至 2041.19 亿元。
两年时间,差距直接减半!湖北为何这么猛?
不难发现,上半年湖北表现可圈可点,投资、消费等多点开花,外贸更是实现 " 飞跃式 " 进步,不仅外贸规模再创新高——上半年全省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 4000 亿元,同比增长 28.4%,出口结构也不断优化——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26.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0.7%,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更高达 1.1 倍。
今年河南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为 5.5% 左右,湖北则为 6% 左右。一直以来,河南稳坐 " 中部一哥 " 位置,但随着湖北发力," 一哥 " 被紧追的势头还将持续。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