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在会上介绍说,“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上线,鼓励举报“人的违规”“物的风险”“环境隐患”“管理漏洞”4类违法违规线索。
今年6月,国务院食安委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
对此,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军在会上介绍说,食品安全环节多、链条长,食品经营主体更是量大、面广,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主体管控不到位,都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也带来不少新的隐患和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单靠政府部门日常监管和媒体舆论外部监督,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消除隐患。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熟悉原料、环境、流程的优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内部监督,鼓励他们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我们经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出台了《意见》,建立了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柳军表示。
目前,“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经上线。
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在会上介绍,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在系统注册账号,免费在线上接收、处理员工内部报告;知情人可通过举报系统向企业报告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司光说,该系统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风险点,鼓励举报4类违法违规线索:“人的违规”,比如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人为篡改生产日期等;第二是“物的风险”,比如使用过期原料、非法添加等;第三是“环境隐患”,比如生产场所卫生不达标、存储条件违规等;第四是“管理漏洞”,比如伪造检测报告问题暴露出的管理制度缺陷。
司光强调,系统支持实名、匿名双轨举报,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对举报属实的予以奖励。依托“全国统一接收、编码、分派”的闭环管理,举报人能实时追踪办理进度,全程掌握举报事项处理动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