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瞰华东

苗野|发自北京
一面是净利润近300亿元的亮眼财报,一面是高级专家“落马”和百万罚单接踵而至,这家老牌股份制银行正深陷业绩增长与内控失守的双重漩涡。
8月6日晚间,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如期而至: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实现“双降”……
光鲜的业绩数据下暗藏隐忧。7月25日的一则简短公告震动金融圈,浦发银行总行清算作业部原高级专家陈凌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已是该行一年多来第二位落马的“高级专家”。
在此前一周,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因“以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245万元,两名责任人分别被罚40万元和20万元。
2025年至今,浦发银行已收到金融监管系统开出的13张罚单,其中5张为百万级大额罚单,问题多集中在贷款业务领域。
在年中工作会议上,浦发银行管理层提出不再盲目追求规模,在机制体制建设上,完善风险管理流程,通过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不能仅靠财报上转好的数字,浦发银行的业绩增长难掩内控危机。”一位银行业观察人士表示,金融反腐的利剑已指向“退二线”高管的隐蔽角落,监管罚单覆盖了从长三角到西南腹地的分支机构,浦发银行需要在合规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业绩增长,隐忧未散
浦发银行的半年报数据描绘出一条飘红的利润增长曲线,但背后收入端的压力若隐若现。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2%,与净利润10.19%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银行在收入扩张及净息差层面的持续承压。
浦发银行称净息差“降幅收窄、趋势企稳”,但并未在业绩快报中披露具体数据。2024年末的净息差是1.42%,低于股份行1.61%平均水平,净息差压力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研报中预计,负债端的贡献使得浦发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从而带动营收增速回升。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带动二季度净利润实现高增。
具体来看,二季度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6.9%,较一季度大幅提升25.9个百分点。这种单季环比爆发式增长,在银行业中颇为罕见。
利润释放的钥匙藏在拨备覆盖率的快速提升中。193.97%的拨备覆盖率,不仅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更是大幅提升6.98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拨备覆盖率的加速提升,为银行提供了反哺利润的空间。风险抵补能力的增强与利润释放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浦发银行二季度利润高增的关键驱动。
资产质量改善的持续性也为利润释放提供了基础。报告期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再降0.02个百分点至1.31%,不良贷款余额较一季度末减少6.08亿元,实现季度环比下降。
但压力并未完全消散,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仍微增5.18亿元,达到736.72亿元,说明新增不良的生成压力仍在,浦发银行风险管控面临“增量控制”与“存量化解”的双线作战。
浦发银行表示,报告期内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
招商证券认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和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仍是浦发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500亿元可转债中还有72%没有转股,若转债完成能有效提升浦发银行资本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百万罚单与高级专家“落马”接踵而至
在业绩回暖的同时,浦发银行的内控防线频频告急。
2025年刚过七月,浦发银行罚单如雨,累计罚款超800万元。违规行为呈现明显规律性,信贷业务成为“重灾区”。
在北京分行245万元罚单之外,浦发银行泰州分行因项目贷款贷前调查缺失、贷后管理失职及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105万元;安阳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处置不良贷款等行为被罚245万元;郑州分行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罚100万元;重庆合川支行因违反账户管理及金融统计管理等规定,被处以117.5万元罚款。
这些罚单形成了一张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违规地图”,也暴露了浦发银行从贷前调查、审批,到贷后管理,再到不良处置等环节的系统性漏洞。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罚单主要反映历史业务遗留问题,浦发银行资产质量改善“表面性”明显,后续需要拿出实质性化解风险的举措,从根本上重构“规模与合规”的平衡逻辑。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在“规模优先”的导向下,大量资源向业务一线倾斜,导致中后台的合规风控部门资源不足,整体风控能力跟不上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进而引发违规事件频出。
与此同时,一位“掌管”银行资金“主动脉”的清算专家被查,也揭开了浦发银行内控漏洞的解剖图。
陈凌云曾在合肥、长沙两地分行担任“一把手”,2022年6月调任总行清算作业部高级专家,如今成为浦发银行又一名“落马”高管。
陈凌云的“落马”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4月,浦发银行昆明分行高级专家潘岭同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其曾任昆明分行及南宁分行行长。
在市场人士看来,金融反腐没有“安全港”,在银行系统内,“高级专家”通常是资深管理者的“软着陆”岗位,虽退出一线,但仍参与重大授信项目评估、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审批等核心事务。
浦发银行只是本轮金融反腐的一个缩影。去年至今,农行、工行、交行等多家大行均有“专家”落马的消息传出。
浦发银行管理层在年中会议上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到工作中的不足,要从理念、风气、执行力三方面剖析根源,改进举措。下半年,全行围绕“战略提升年”目标定位,聚焦“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经营主线统筹抓好各项工作。
业内认为,浦发银行面临的关键抉择是继续在规模扩张与合规风控间“走钢丝”,还是真正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从“大”到“强”的蜕变。
这家曾以“对公之王”闻名的股份制银行,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破局之路不仅关乎一家机构的命运,也将为整个银行业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提供现实参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