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田野股份自曝财务造假背后:新式茶饮红利消退业绩“断崖” 私募基金陷关联交易接盘疑云

adminddos 2025-08-15 10:43:10 7 抢沙发
田野股份自曝财务造假背后:新式茶饮红利消退业绩“断崖” 私募基金陷关联交易接盘疑云摘要: ...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木予

  虚增收入、操纵成本、资产价值失实,卷入财务造假风波。

  据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披露,公司2024年向部分贸易客户销售榴莲肉、果汁等商品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收到货款,同时通过合同加价方式向部分供应商采购水果等原料虚增采购金额,并通过供应商支付佣金、供应链利息及前期欠款等支出。

  此外,公司与部分在建工程供应商存在提前于合同约定的支付节点支付款项、供应商规模小或成立时间短且提供大额工程服务等可疑情形。其下属子公司广西田野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安排代田野股份采购水果原材料走账,2023年与方富创投合资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活动真实性存疑。

  基于以上种种,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对田野股份2024年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对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田野股份随后发布警示函称,若2025年度再次出现相同情形,公司将存在退市风险。7月8日,北交所对田野股份董事长姚玖志和财务负责人张雄斌给予纪律处分,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成败皆在新式茶饮? 一季度净利润不足500万

  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显示,田野股份2024年利润总额由3407.73万元下调为1420.52万元,降幅约为58.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858.51万元降至965.46万元,降幅高达66.2%。与2023年相比,报告期内田野股份收入虽然小幅提升7.3%,归母净利润却“断崖式”下跌71.5%,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

  回顾其历史业绩不难发现,田野股份在2015-2020年期间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营收规模稳定在2-3亿元左右,净利润甚至从5418.75万元一路下滑至2100.17万元。2021年,在下游新式茶饮爆火的带动下,公司营收同比激增72.6%至4.59亿元,净利润更是翻了三倍有余,达到6500万元以上。在前五大客户中,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四家新式茶饮公司的采购额合计2.60亿元,约占主要客户采购总额82.9%,为当期总营收贡献56.6%。

  2022年6月,田野股份趁热打铁,高调冲击资本市场。短短8个月后,公司便顺利登陆北交所,成为“热带原料果汁第一股”,共募集资金1.80亿元。不过成功上市之后,田野股份却没能等来高歌猛进的“好日子”,新式茶饮大客户们随即陷入激烈的存量竞争、自建供应链以缩减成本,很快把公司也拖入泥潭。

  公开数据显示,奈雪的茶上市五年累亏18.41亿元,仅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亏损就高达9.17亿元,市值较巅峰时期蒸发超90%;茶百道和沪上阿姨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年内股价累计跌去11.5%、9.8%,一点点近三年门店净减少超450家。2023-2024年,田野股份未再公布主要客户名单,但假设其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以新式茶饮品牌为主的前五大客户整体采购额同比分别减少4.7%、25.7%,是公司业绩近年来持续疲软的主要原因。

  2025年第一季度,田野股份延续颓势,营业总收入仅同比微增0.7%至8905.70万元;归母净利润录得453.67万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近乎“腰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1432.65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3214.57万元。公司解释称,一季度净利润大幅缩水是因为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上升。结合其2023-2024年披露的关键销售指标来看,田野股份眼下最大困境或是议价能力的薄弱。

  数据显示,原料果汁是田野股份的核心业务,2023-2024年该细分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4.3%、90.9%。然而,大单品芒果汁的平均单价从1.02万元/吨降至0.88万元/吨,单位成本不降反升2.0%,导致毛利率同比减少超14个百分点。尽管如此,芒果汁的销量仍同比骤降22.1%,导致当期收入锐减32.5%。橙汁销量虽然暴涨16倍,但也是薄利多销的结果。报告期内,橙汁的平均单价显著下降18.6%,每单位成本仅减少不足10%,毛利率由24.5%降至16.9%。

  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容易卷入价格战;另一方面,重度依赖的新式茶饮客户为了节省支出强势压价,田野股份唯有不断让渡利润空间,综合毛利率从2021年的29.2%走低至2024年的20.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约为22.3%,比2024年同期下降2.2%,与2022年一季度最高点27.6%相去甚远。

  工厂项目延期、孙公司拟注销 新设私募基金沦为“接盘侠”?

  内部治理问题缠身、盈利能力不尽如人意,田野股份与方富创投错综复杂的关系暗藏隐忧。

  据公告显示,田野股份和方富创投于2023年5月合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富田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工商注册登记为:嘉兴方富宏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文简称:嘉兴方富宏熙)。该基金最终规模1.04亿元,田野股份和方富创投作为有限合伙人(LP)和普通合伙人(GP),分别认缴2600万元、7800万元,持股比例为25%、75%。

  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是与政府引导基金、其他有限合伙人合作设立子基金,投向公司产业链相关项目,也可以直接投资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其已知潜在投资标的包括田野股份控股子公司海南田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海南自贸港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控股孙公司湖北田野源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口感颗粒生产销售;全资孙公司湖北宜昌田野创新食品有限公司,旨在宜昌设厂加工生产桔橙汁。

  换而言之,田野股份和方富创投新募集的这只私募基金,以专项母基金模式运营,根本目的是撬动政府引导基金和其他LP的资金,为数家关联公司融资,以推动项目的开展和建设。

  但成立至今逾两年,该基金的募资和投资进度都令人生疑。审计报告披露,2024年田野股份对嘉兴方富宏熙累计投资2600万元,但大股东方富创投的出资却并未实缴到账。该基金对外也没有进行过直接项目投资,而是参投了两只方富创投管理的基金。

  其一为石家庄清冀方富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4年12月。基金的核心LP为石家庄市国资平台,出资主体股权向上穿透分别为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全资控股的河北昌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国资委控股的石家庄国投集团和石家庄产投,合计持股90%。嘉兴方富宏熙认缴出资1215万元,持有子基金9%的股权。

  其二为湖北农谷方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5年4月。基金出资方LP为国有独资的湖北农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股权向上穿透为荆门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农谷实业集团,嘉兴方富宏熙暂未认缴出资。

  值得玩味的是,资金迟迟未到位,田野股份原定的投资标的已经发生改变。海南自贸港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拟定投产日期从2025年10月31日延期到2026年12月31日,同时项目更名为海南田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工厂建设项目。2025年4月,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决议,将注销全资孙公司湖北宜昌田野创新食品有限公司。

  审计报告显示,嘉兴方富宏熙基金宣称2024年以1000万元收购了方富创投另一只基金嘉兴方富芯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文简称:嘉兴方富芯仪)投资的上海恩凯细胞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凯赛药)股权,但截至报告日仍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田野股份无法就该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而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披露,恩凯赛药是一家聚焦免疫细胞治疗创新性技术的生物公司,与田野股份的主营业务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原持有该项目的基金嘉兴方富芯仪成立于2022年,目前仍处于活跃投资期,并不存在强制退出的压力。与此同时,恩凯赛药保持每年至少融资一次的频率,自主研发的产品已获得美国FDA和中国CDE临床试验许可,似乎也不是典型的增长乏力“僵尸项目”。

  如此,方富创投为何要让田野股份的专项母基金“接盘”恩凯赛药?鉴于其尚未履行对嘉兴方富宏熙的出资义务,此举或是方富创投通过高估值的关联交易,变相规避实缴甚至套现的不当操作。项目估值公允性不透明,且转让交易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这都使得田野股份的股权投资资产价值有被进一步侵蚀的风险。

  据北交所问询函回复公告显示,田野股份近日已经向方富创投发函,督促其于2025年8月31日前履行出资义务,逾期仍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将退出对基金的投资。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