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月内两次!央行再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adminddos 2025-08-15 16:42:34 2 抢沙发
月内两次!央行再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摘要: ...

  8月15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这是央行月内第二次开展的买断式逆回购。

  买断式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10月推出的新工具,是在央行每日根据一级交易商需求连续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额外投放的中长期资金。买断式逆回购可以使央行可以更加及时、精准地调节市场流动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月内央行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符合市场预期,这将为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月内两次买断式逆回购 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数月在公开市场进行了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已实现连续3个月加量续作。

  数据显示,8月分别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日8日央行开展7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后,15日再开展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显示当月央行共计超额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合计3000亿。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考虑到8-9月再一次迎来年内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本月内央行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6个月期)操作,符合预期。两次操作之后,本月共实现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3000亿元,从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政府债券发行等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

  一个月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已有前例。6月,央行分别在月初和月中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提前公开操作信息,加强对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引导和提振。2024年10月央行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买断式逆回购推出,使央行可以更加及时、精准地调节市场流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6月、7月各2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规模,8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操作,叠加OMO(公开市场操作)虽持续净回笼但整体资金面宽松,释放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信号。

  此外,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8月会继续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此外,当月存单到期规模较大,监管层持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中期市场流动性有收紧压力央行或将加量续作MLF

  数据显示,8月还有3000亿MLF到期。市场人士预计,央行也有可能加量续作。在上半年宏观经济偏中偏强,三季度外部波动及经济增长动能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的背景下,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概率不大,央行更可能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7月新信贷出现历史罕见的负值,主要是6月受信贷透支,以及隐债置换等短期因素影响,8月新增信贷将恢复正值。”王青表示,这意味着8月在短期市场流动性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下,中期市场流动性有一定收紧压力。

  在王青看来,8月央行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这将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强化逆周期调节。

  整体上看,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收紧过程,反内卷推升市场利率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7月制造业PMI指数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结束了此前两个月的回升过程。这意味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王青预计,四季度初前后央行有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此外,董希淼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5月降准之后,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2%,但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5% ‘隐性下限’。”董希淼预计,央行将可能继续实施降准,适时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同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或将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