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一座县级市,三年砸三亿催生

adminddos 2025-08-19 20:01:10 4 抢沙发
一座县级市,三年砸三亿催生摘要: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阿力米热,编辑:黎广 ,题图来自:AI 生成

近期,媒体的关注度集中在湖北一座县级市。

热度从一份账单开始。一位来自天门的宝妈晒出了她的账单:2024 年 5 月生下二胎,出院时领取了 2300 元住院补贴,今年 6 月再领到 4200 元产假补助。此外,每月还有 800 元育儿补贴,购房时更获得 6 万元补贴。

产假补助、育儿补贴、购房补贴三者叠加的大手笔补贴,引发网友关注。" 来个天门人来问一下,你们那生孩子真的送钱还送房吗?"" 这些补贴真的能领到吗 "" 其他城市能不能照搬?"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 3 月,天门曾发布购房及鼓励生育相关奖补政策细则,明确标有一次性生育奖励、购房奖励、分娩补助等项目。

叠加这些补贴、奖励后,在天门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最高可分别享受 21.6 万元、28.5 万元的综合补贴。

从补贴规模看,在全国已出补贴政策的省市中,天门的力度堪称 " 天花板 "。

重金之下,效果立竿见影。2024 年天门出生人口同比增长 17%,八年来首次 " 由降转增 "。2025 年上半年成效依旧延续,出生人口同比增长 5.6%。

新生儿数量的回升让天门成为 " 有效催生 " 的城市。在天门收获关注的同时,其人口困局也被审视——据天门市统计局数据,过去十多年的常住人口数据波动下降。

各方都在期待,这座县级市如何撕掉 " 收缩型城市 " 的标签?

一、不断加码:给钱给假期

和许多城市一样,天门在决定发放生育补贴之前,先经历了一场人口阵痛。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 年天门出生人口 1.8 万人,随后连年下滑。到 2023 年,天门全年出生人口仅有 6004 人,缩水近三分之二。

出生人口连年下降,给天门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城区医院产科缩床、乡镇医院产科关停;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20%,老龄化率为全省最高;消费市场也逐渐低迷。

眼看着出生率不断下滑,天门开始用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

2023 年 9 月,天门出台《关于鼓励生育的五条政策措施》,对户籍家庭生育二孩、三孩给予经济奖励、降低养育成本、完善育儿假、提供住房支持、完善托幼服务等一揽子优惠。

政策落地后,天门又对 16.5 万名育龄妇女做了生育意愿调查,发现养育、教育、住房成本和身体原因无法生育是育龄妇女不生育的主要原因。基于此,2024 年,天门把原来的生育 " 五条政策 " 升级为更细化的 " 七条意见 "。

细化后的政策不仅提高了生育补贴、购房认购券金额,新增产假补助、免除一次产前基因筛查费用,还下调公立幼儿园保教费、并对女性职工实行职称职级倾斜。

到了 2025 年 2 月,天门再次对政策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出 " 婚恋 - 孕育 - 教育 " 全周期服务体系。

天门市鼓励生育政策服务流程图源:天门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举例来说,此前天门在法定产假外再增加了 60 天。如今,天门再次延长产假,按孩次递增至 6~8 个月。并为非公职生育二孩、三孩产妇,按每月 600 元的标准,分别发放 7 个月、8 个月补助。

住房补贴方面,此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分别得 5 万元、10 万元的新建普通商品住房认购券,政策升级后,购房补贴分别上升至 6 万元、12 万元。

以当前市场价(安居客 2025 年 8 月数据显示天门新房均价 4910 元 / 平米)计算,在天门购买一套 100 平米的住房总价约 49.1 万元,这笔补贴相当于直接为二孩家庭抵扣 12% 的房款,为三孩家庭覆盖近四分之一的购房成本。

同时,对于 2025 年 3 月起在天门登记结婚的夫妇,不论户籍地和居住地,可享受 6 万购房认购券补贴。并且能与进城农民、引进人才、产业工人等人群的购房补贴叠加。

算一笔总账,在天门,非公职家庭生三孩,产检减免、分娩补贴、生育奖励、产假补助等奖补共计 4.51 万元。如果再把国家层面,每年 3600 元的育儿补贴算进来(仅三孩符合领取条件),三年还能再拿 1.08 万元。

二、成效如何:八年首次 " 由降转增 "

那么,这些补贴能减轻多少养育压力?

根据由梁建章等经济学者所组建的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2024》显示,按 31 个省份划分,在湖北,把孩子养到成人的平均成本约为 54.4 万元。按此计算,在天门所享受育儿补贴(不加住房补贴)可覆盖总成本的 10% 左右。

此外,为降低托育成本,2024 年 4 月以来,天门全市公立幼儿园将保教费下调至每学期不高于 1400 元,降幅达 50%。再加上国家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免除的保教费,足以显著减轻养育负担。

不仅钱给的到位,天门也给生育女性足够的关照。例如,针对生二孩、三孩的职场女性定制了评职称优先、年限缩短、量化打分加分等福利。还可以在生产后领取到鲜花、一站式服务、一次免费接送等 " 情绪价值包 "。

由此可见,天门为了促进生育,除了用真金白银发钱,还包含各年龄阶段,用职称倾斜、休假保障和温情服务,消除女性职场后顾之忧,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从全国范围内看,在 20 多个已出补贴政策的省市中,天门的生育支持力度堪称 " 天花板 "。

在高额补贴下,天门的生育率开始回升。

2024 年天门出生人口同比大增 17%,八年来首次 " 由降转增 "。2025 年上半年成效依旧延续,新生人数量达 3756 人,同比增长 5.6%,成为全国首个出生率持续明显回升的城市。

不止于此。据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在《中国人口报》撰文,2024~2026 年天门预计投入 3 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有望多出生 3000 多个孩子。从经济发展维度看,一个孩子可拉动未来 80 年左右的消费。

此外,生育回暖还拉动了当地楼市。2024 年天门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增幅双双回正、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其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4.6%,增速连续 5 个月位居全省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6.9%,排名全省第三。

不过,鼓励生育政策虽然能扭转生育率、拉动楼市、带动消费,但这背后也有更多的隐忧。

作为湖北省直辖的县级市,天门经济发展仍有进步空间。数据显示,2024 年天门 GDP 总量为 785.40 亿元,同比增长 7.2%。虽然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但其经济总量在整个湖北并不亮眼。

从财政收入看,天门的财政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关于天门市 2024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约为 121.73 亿元,转移收入约为 91.65 亿元,占比 75.28%。

如此一来,大手笔发放的生育补贴能维持多久?前述文章提到,从实施生育支持政策 " 组合拳 " 的财政可承受能力看,2024 年天门全市兑现的政策资金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不到 2%,财政可承受。

三、人口困局:从产业多元化入手

聚光灯下的天门,因为 " 催生 " 而出圈,人口状况自然备受关注。

从数据来看,天门的常住人口正在流失。数据显示,2011 年 ~2024 年,天门的常住人口减少了 28.5 万人。从趋势看,虽然在 2014、2015、2022 年有小幅回升,但整体处于下跌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 2024 年天门的出生人口上涨,但仍抵挡不住人口总量下跌。

从常住人口数量来看,天门是一座收缩型城市。

2011 年 -2024 年天门人口趋势图图源:天门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口问题的本质,还是产业问题。

长期以来,纺织服装产业是天门的支柱产业。公开资料显示,清末起,天门就有自织棉布、制作衣物的传统," 百里棉乡 " 声名在外。近年,随着电商直播、跨境电商的兴起,服装类市场逐步扩大,全市服装电商企业平台注册商铺数量超 1.2 万家,年服装电商交易额超过 400 亿元。

当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城市发展缺乏多元化支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稳定性差,劳动力人口自然会外流。

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天门的出生人口虽止跌回升,但难阻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外流。

天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之北,汉宜铁路、沪渝蓉高铁武宜段穿城而过,交通极为便利,且是武汉都市圈成员。然而,这份 " 地利 " 反而成了尴尬: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着人口流入,而便捷的交通反倒成了加剧这一效应的通道。

另一方面,与同样由湖北省直管的潜江、仙桃相比,天门虽与之毗邻,人口和面积也大体相当,但经济总量却始终落后。

" 先不说天门能否长期负担这笔补贴,单看纺织服装业,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劳动密集型正快速蜕变为知识技术密集型,未来未必需要大量普工。" 刘奇洪说,人口红利真要兑现,也得等二十年以后。" 重视出生人口无可厚非,不是破解天门困局的根本药方。"

归根到底,人口问题还得从产业结构解决。

如今,天门正在从 " 人、产、城 " 着手。产业方面,天门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再生有色金属等产业,推动化纤纺织产业园、绿色循环产业园满产扩产,预计新增就业岗位 2 万余个。

以服装产业为例,近年,天门建成 " 一核三镇 " 服装电商集群,并推出了服装电商区域公用品牌 " 天门衣尚 ",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向 " 数字 + 品牌 + 全球 " 价值链高端攀升。

初步成效逐步显现。今年上半年,天门 GDP 增速达 7.2%,位居湖北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1%,稳居全省首位,增速连续 6 个月领跑全省。其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贡献了 23% 的工业增量;服装电商产业网络交易额突破 300 亿元,同比增长 30% 以上;工业用电量增速冲上全省第三。

与此同时,为了提供宜居环境,天门把城区当作景区规划建设,打造城市北部生态宜居片区、中部商业活力片区、南部产城融合片区,强力推进天门新区、高铁新城建设,力争到 2035 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 60 万人以上。

在大城市虹吸效应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天门正努力提升城市吸引力。然而,相较于吸引人,留住人更为困难,这仍是天门需破解的问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