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紧扣“新质提质”主线 浙江谋划下半年国资国企创新改革“路线图”

adminddos 2025-08-08 07:32:44 3 抢沙发
紧扣“新质提质”主线 浙江谋划下半年国资国企创新改革“路线图”摘要: ...
  
  范雨露 制图

  ◎记者 杨烨

  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加力,产业发展向新求质……浙江省国资委近日举行的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释放出地方国资国企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会议披露的创新改革“路线图”显示,下半年浙江国资系统将紧扣“新质提质”主线,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重点推进重大创新项目建设、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投资全周期管控等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胜的关键之年。8月7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浙江省属国企获悉,目前各单位已进入冲刺阶段,正对照集团下达的目标清单精准发力,确保全年任务高质量完成。“目前我们各个业务板块正挂图作战推进各项工作,力争下半年完成投资超69亿元,全年投资突破148亿元,确保项目建设实现‘全年红’。”浙江交投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作为本轮改革的核心引擎,其突出成效已然显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近期在浙江调研时表示,国资国企要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更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研发机构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着力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

  浙江省国资委最新数据印证了改革成效:今年1至6月,省属企业完成投资998.6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304.1亿元,同比激增89.8%,显示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持续提速,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作为地方国资创新“排头兵”,浙江省属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捷报频传:巨化集团算力中心突破直接液冷核心技术,白马湖实验室在钙钛矿电池领域两次刷纪录……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浙江省国资委连续两年出台支持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一号文件”,构建起“1+5+17”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等“组合拳”形成的制度保障。浙江省国资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55.3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位居全国第五;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项、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7家,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浙江国资国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已遴选发布首批20个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公开26个可推广适用场景清单。通过组织“人工智能+”重点需求场景沟通会,省属企业与多家央企,以及阿里云、华为等科技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加速AI技术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

  “下一步将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体系化创新联合体,推动国企更深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浙江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属企业还将全面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壮大AI核心产业,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推出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性强的标杆案例。

  与此同时,浙江省国资委正进一步优化监管制度、方式与手段,以国资监管效能的提升,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浙江国资国企凭借政策赋能、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数字化转型等多重优势,已在关键领域形成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能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未来,随着改革深化和区域协同加强,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等领域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