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不能让生命成为安全责任悬空的牺牲品

  • 2025-07-24 15:04:01
  • 1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

6名大学生的生命,终结在大型国企的生产现场,终结在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中,令人震惊,更令人困惑不解。

这6个年轻人所学的专业是“矿物加工工程”,他们风华正茂,也是全家的希望。但是,他们还没有毕业,就殒命于选矿厂的浮选槽,必须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问责相关责任人,才能亡羊补牢,惩前毖后。

7月24日,股市开盘前,中金黄金对事故发布说明公告称,公司对事件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公告当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的寥寥几字,难以托起6个大学生的生命之重,事件的原因应该得到更严格的审视。特别是其中“溺亡”的表述,引发了不小的质疑。浮选槽是巨型选矿设备,其中有大量的矿砂、化学药剂,特别是大型机械还在运转。身亡的6名大学生可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在不少网友看来,“溺亡”的描述显得过于轻描淡写了。

至于夺命的格栅板,“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的公众号,在今年2月25日曾发文称,“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范……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而公司还强调,2024年,浮选车间这一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从“零事故”到6人死亡,从今年2月宣布更换格筛板到7月的格栅板的致命脱落,中间不过只5个月时间。对真相的追问刻不容缓,为何之前宣称已经完成的更换、改善作业,在几个月之后就成了“夺命虎口”?是设备排查、更换有漏洞,还是安全生产搞了形式主义?大型矿业企业投入成本巨大、销售额巨大,安全措施的支出也是巨大的,但是生命是无价的,不能让生命成为设备失检失修、安全责任悬空的牺牲品。

这些年来,中国高校的理工科教育高速发展,使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程师红利”,海量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工程师们从校园奔向企业、工地,在生产一线观摩、学习、实践是必经的环节,他们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特别是,当下正处于暑期,很多理工科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正在很多车间、工地广泛开展。各地高校、企业亟需以这次事件为鉴,牢记“安全第一”,牢记“生命至上”,真正对参与实习、实践的学生的安全负起责任来,绝对不允许类似的事故重演。

中金黄金作为大型国企,别躺在过往“零事故”的功劳簿上,必须模范地执行安全生产规范,倒查责任,深刻反思,强化安全投入、日常排查检修。悲剧不能重演,事故的原因必须受更严格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