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少儿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3年亏60%!外资巨头真不容易
- 2025-07-24 22:07:30
- 2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券业行家
散户老王盯着手机屏幕,眉头紧锁——他三年前买入的摩根核心精选,净值已缩水55.81%。这不仅是纸上富贵的一场噩梦,更是无数中国普通投资者的缩影:在市场波动中,散户们勤恳布局,却频频成为‘外资水土不服’的买单者。
业绩垫底
这只摩根核心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摩根核心精选”)成立于2018年,其年化回报率在市场的309个同类中排名第300名,近乎垫底。基金的管理者李博和赵隆隆分别在2018年和2021年担任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总回报也非常感人,两人任职期间的任职回报分别低于基准回报-20.66%和-40.15%。
图1:摩根核心精选历史业绩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通过查询我们发现,2024年末摩根核心精选散户持有率为91.47%;如此业绩下,散户们统统用脚投票,基金规模从2021年的7.69亿元跌倒2025Q2的1.34亿元;尽管如此,假设之后半年基金规模不变,基金公司依旧能够躺赚160万元管理费。
图2:摩根核心精选历史规模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而近三年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基金)旗下亏损超20%的基金共有23只,如果还是假设下半年规模不变的话,那么摩根基金在这些基金中能够收到的管理费是9500万元。
图3:摩根基金旗下近3年亏损超过20%的基金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规模滑落
摩根基金作为一家拥有“国际资本”背书的基金公司,近几年排名持续下滑。整体规模排名从2017年的行业第22名跌落了到今天的40名。权益部门表现差是妨碍公司基金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摩根核心精选的表现只是公司权益部门的一个缩影;一个更加直观的观感是,“924”行情之后,摩根基金在当时发布的几只主动管理权益产品无人问津,相反,仅有机构投资者对被动指数基金略感兴趣(A500ETF),市场似乎已经对其投研能力产生了共识。
图4:摩根基金近一年成立的股票&混合基金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而摩根基金负责主观权益的杜猛,其作为基金经理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11年和2019年成立的摩根新兴动力和摩根中国优势的年化率都能达到两位数以上,然而2021年后业绩断崖式下降,2021年后成立的几只基金至今也大都处于亏损状态。
图5:杜猛历史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券业行家整理
清盘预警
今年以来,摩根基金已有2只基金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清盘(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满200人或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的)。而当前摩根基金旗下的109只基金中,有16只基金规模小于5000万元,其中约有11只基金属于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
图6:摩根基金规模小于5000万的基金列表

数据来源:Wind,券业行家整理
诚然,翻开公司管理层的履历,国际化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董事会主席Daniel Watkins、资深董事Paul Bateman等核心成员,无不是在欧美顶级资管机构淬炼多年的“老江湖”,其全球视野与风控框架堪称教科书级别。高管层中具备深厚跨国经验者亦非少数。这份闪耀的国际化背景,无疑为摩根基金披上了一层“高大上”的光环。然而,当这份“国际范儿”遭遇中国基金市场的“烟火气”,其“先进性”似乎未能有效转化为本土战斗力。
磨合待解
摩根核心精选的净值曲线,或许只是外资资管机构扎根中国市场的一道“必答题”。当市场散户用脚投票,当23只基金三年亏超20%仍躺着收管理费,当规模排名从22名滑落到40名——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国际化的经验与本土化的需求,究竟该如何找到平衡点?
是全球投研框架需要更贴近中国政策节奏?还是管理层结构该注入更多“本土洞察”?是权益团队的战斗力需要重新校准?还是产品设计该更懂散户的“安全感需求”?
这场关于“水土服不服”的讨论,从来不止于摩根一家。而市场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次业绩公告、每一笔资金流向里。读者们,你的基金亏了多少?留言区分享。
本文故事基于市场典型现象创作,人物与情节均为虚构,旨在辅助理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