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搏击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吉利收购的这家“飞行汽车”公司,要把豪车体验复刻到低空

  • 2025-07-24 23:26:57
  • 2

界面新闻记者 | 薛冰冰

经过2024年空前爆火、炙手可热的行情后,2025年整个低空经济领域少了几分喧嚣,更多的是回归理性后的平和与冷静。

不过,作为低空经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eVTOL赛道的玩家并未停下步伐,他们一边沉淀一边追赶,从融资到订单、从取证再到交付,正在全方位“开卷”。

3月份,时的科技宣布完成B+轮战略融资,成为上海市提出《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后首个地方政府国资直投的eVTOL整机项目;到7月份,小鹏汇天也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确保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顺利实现。

7月中旬,时的科技斩获来自阿联酋买家10亿美元、350架E20的大单,当时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到7月下旬,沃兰特便一举刷新中国eVTOL最大采购订单的纪录,拿到泰国买家17.5亿美金、500架VE25的国际订单。

而在近日,峰飞航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eVTOL交付,向低空运营商业化闭环迈出关键一步。早已“四证齐全”的亿航智能(Nasdaq: EH),其eVTOL拳头产品EH216正处在载人试运营阶段,在合肥骆岗公园每天保持12个架次的飞行测试。

eVTOL主机厂之间的“神仙打架”还不止于此,卷完融资、订单、交付后,如今它们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座舱体验上,有制造商要把豪车级座舱体验复刻到天上,打造“低空头等舱”。

在7月23日-26日举办的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吉利旗下的“飞行汽车”公司——四川沃飞长空,发布其eVTOL战略产品AE200的全新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将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交互系统、人体工学设计复用至eVTOL座舱开发。

沃飞长空的前身是四川傲势科技,后者2020年被吉利收购,后与太力飞车公司(2017年被吉利收购)重组为如今的沃飞长空。天眼查APP显示,沃飞长空目前的控股股东为吉利太力飞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64%,而吉利太力飞车背后的控股股东是吉利科技集团,董事长为李书福。

作为吉利“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的关键布局之一,沃飞长空已发展成国内低空出行领域的头部企业,是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完成真机全倾转过渡飞行实验的eVTOL企业。

背靠吉利这样的老牌车企,沃飞长空从吉利获得资本、技术再到全产业链的赋能。以沃飞最新发布的“智能灵动舱”为例,其供应商来自长春富维股份(600742.SH)。富维股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早已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配套体系内,当中就包括吉利汽车。

沃飞长空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郭亮告诉界面新闻:“基于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雄厚的实力基础,沃飞长空与富维集团的合作实际上是eVTOL跟EV(电动汽车)的一次跨界结合,这种跨界以航空级安全冗余融合车规级智能交互,为AE200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供应链基础。”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则向界面新闻表示,从产业链角度看,eVTOL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有很高程度的重合,eVTOL产业将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核心的航空产业的飞控、航电等20%关键技术,必须要按照航空标准执行,但一些座舱内的娱乐系统、人本系统,可以借鉴汽车产业的成熟经验,同时叠加航空级的安全标准。

界面新闻在沃飞长空展台现场看到,AE200“智能灵动舱”的二排座椅有4向电动腿托、随动扶手智能感应肘部压力;三排座椅使用电动坐垫翻折技术,可在座椅与载物平台间切换,满足从商务接待到集体出行的多元需求;就连豪车标配的“星空顶”也被复刻到这款eVTOL产品中。

来源:沃飞长空

郭亮向界面新闻介绍,以往乘坐直升机出行或者进行观光游览,几乎没有体验感可言。噪音高达105分贝,仿佛置身大工厂内;受功率限制以及头顶两台发动机,空调舒适度比较差;坐在直升机里,还会闻到浓烈的油气味道。eVTOL低空头等舱的推出,可以化解以上出现的大部分问题。

虽然说是把地面豪车级的智能座驾体验“复刻”到低空,打造“低空头等舱”,实际背后整个过程颇为复杂,并非是简单的复制移植。

费岚告诉界面新闻,航空产业对安全有极致要求,例如对航空材料的防火阻燃以及有毒气体排放方面的高要求,以及对飞机电磁兼容性、座椅大过载安全性(最大可达26G过载)等方面的要求,还有整个座舱的轻量化设计。“此次发布的智能灵动舱是AE200冻结设计的一个部分,已在跟随整机进行适航取证。”

从价格方面来看,沃飞长空方面透露,根据内部粗略估算,乘坐AE200 eVTOL从上海浦东机场到陆家嘴金融中心,约花费高端专车两到三倍的价格,就能把40多分钟的路程压缩到10分钟以内。

不过,费岚也向界面新闻提到,高端专车2-3倍定价是公司预测大规模运营后的成本。随着未来运营规模扩大,加上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有信心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

关于何时接入曹操出行、耀出行等出行平台,沃飞长空方面称,公司一直在沟通、在合作。此前一段时间,曹操出行的界面上有关于沃飞长空的调研问卷。从反馈来看,大家对此有非常高的期待。时间表方面,要根据公司的整机适航来走,2026年适航取证之后,可能会逐步推行到曹操出行或耀出行的运营场景中

界面新闻了解到,2024年沃飞长空完成了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目前正在载人试飞的最后准备冲刺阶段。同时,在国内交通接驳类eVTOL适航审定进程中,沃飞长空的AE200率先进入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预计2026年取证。

此外,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已于去年12月在成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促进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衔接、科研团队的深度合作、运营服务企业的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