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断舍离”难?可能是“囤积障碍”在作祟
- 2025-07-25 11:55:57
- 2
原创 沪小康


最近一则新闻,有位独居老人斥资200万购物,家里的快堆成山……因为过度囤积都上热搜了。
这种行为属于囤积障碍,而且往往发生在空巢老人身上……我们请600号的专家针对这一话题,给我们讲讲囤积障碍如何识别和干预~


医学顾问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柳少艳 心理治疗师
乔颖 主任医师

这些特点得留意
四招辨囤积
囤积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持续难以丢弃物品,导致物品堆积、生活空间混乱,引发显著的功能损害或痛苦。具体看四个特点:
一是难以丢弃物品,无论价值如何,丢弃都会极度痛苦。
二是有强烈的囤积冲动或认为需要保存物品。
三是居住区域因物品堆积无法正常使用,除非他人干预。
四是导致社交、职业等重要领域功能受损,比如家庭冲突、安全隐患等。
临床诊断还需排除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囤积障碍还有过度获取型(过度收集或购买)和无过度获取型(仅因难以丢弃)两种亚型。
情绪 “小尾巴”
囤积常带这三种问题
囤积障碍常和抑郁症、焦虑障碍、社交障碍 “共生”。
约半数患者有抑郁症状,要么因囤积引发家庭矛盾、环境脏乱而抑郁,要么因兴趣丧失、疲劳无力整理而囤积;焦虑障碍者多因过度担忧未来缺物而提前囤积,这和强迫症的强迫思维、仪式化行为不同,更多是情感依恋或实用主义;囤积带来的羞耻感会加剧社交退缩,形成恶性循环,引发社交障碍。
医生提醒,需关注老人因囤积出现情绪低落、自杀意念等情况,抑郁焦虑可用药物缓解,但囤积核心问题需靠认知行为治疗。
空巢老人易 “中招”
为啥难脱身?
空巢老人往往缺乏情感依附,钱和物品就成了 “安全感” 来源,其既渴望人际连接,又担心被借钱,便幻想用物品维系关系,结果越囤越孤独。
加上老年人大脑处理情绪、决策和抑制能力下降,尤其早年有物质匮乏或创伤经历的,更难靠自己走出囤积漩涡。
早发现早干预
这些信号要警惕
囤积障碍的征兆有:
过度收集或购买无用物品、拒绝丢弃且对清理行为愤怒、生活空间被物品侵占。
记忆正常却误以为健忘(需警惕痴呆)、重复整理却无进展(需排除强迫症)。
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回避访客,因脏乱差与家人冲突、职业效率受影响。
因此,老人突然囤积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前兆,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分情况 “拆招”
不同程度如何应对?
对于囤积障碍的干预,建议采取阶梯式干预策略:
轻度囤积者可借助认知行为治疗自助书籍。
中度囤积者需接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如聚焦决策训练、暴露疗法。
重度囤积者需心理师、社工配合药物治疗,适用于共病严重或有安全隐患的情况。
危机状况下(如存在传染病风险、法律纠纷等紧急情况),需强制清理结合心理支持。
直播间成 “重灾区”
咋戒购物依赖?
直播间的限时促销、主播情绪价值等,易激发消费冲动,老年人更易受 “稀缺性”“占便宜” 暗示。快递便捷加速物品堆积,当人难以应对压力又缺乏支持时,会逃避拖延形成恶性循环。
想摆脱依赖,可在认知上识别营销话术,设定清单购物法法,只买计划内的物品;生活中积极调节情绪、建立替代社交;行为上关闭支付免密、设定消费额度和 “购物冷静期”、定期清理物品。
配图素材来源:豆包AI
- 上一篇:身上长了这种“肉疙瘩”,千万要小心,警惕是癌症先兆
- 下一篇: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三伏天晒背晒出脑出血?这类中老年人夏天养生别踩这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