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唐燕飞
7月25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201.84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114.7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买入87.1亿港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的8079亿港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显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配置需求激增。
这是南向资金连续第25个月净买入港股。表示,南向资金仍有增配空间,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额有望超万亿港元。从配置方向看,近一个月来,南向资金重点买入互联网龙头、医药、银行、保险等公司。
南向资金年内买入额超2024年全年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港元,且超过2022年至2023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的总和。
南向资金持续为港股“充值”,呈现“高位不惧,低位抢筹”的特点。按月度来看,南向资金累计25个月净买入港股。今年1至4月,南向资金月度净买入港股均超1000亿港元,5月南向资金买入港股降至约400亿港元,之后“扫货”力度再次增大。7月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888.35亿港元。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6.56%,领涨全球主要股指。认为,港股市场持续活跃,行业轮动高度结构化,与充裕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影响港股资金面的几大因素中,除香港金管局5至7月超预期投放资金外,南向资金也是关键助力。目前,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成交额比例已达约35%的高点。
从资金类别看,据统计,主动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比从去年底的25.8%提升至32.5%,今年以来主动公募资金对港股的配置规模提升1000亿至1200亿港元。此外,保险资金稳步买入港股高股息板块,尤其是分红比例较高的银行板块。直接开通港股通交易的个人投资者与私募基金买入港股规模也有所增加。
南向资金进场推动本轮AH溢价缩窄
近期,南向资金主要“扫货”港股互联网龙头,以及医药、银行板块。
7月以来,南向资金大幅买入快手-W、美图公司、地平线-W等。截至7月24日,南向资金共持有快手-W 6.55亿股,较7月初提升2347万股。高盛表示,快手-W在内地市场的广告和电子商务领域基本面表现优异,且人工智能能力全球领先,估值处于低位,看好快手可灵系列AI影片工具对今年业绩的贡献。
在估值层面,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在7月25日跌至123.4点,创下2020年6月以来新低。今年以来,该指数累计下跌超13%。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成为驱动港股行情的重要因素,并影响着板块和个股的行情趋势。
兴证策略研究报告认为,港股与A股的流动性一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不少港股公司相较其他A股公司存在折价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随着各类资金进入港股市场,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港股与A股流动性差距迎来趋势性收窄。
研究部认为,本轮AH溢价收窄是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重新定价,尤其是南向险资对港股红利的偏好推动AH溢价缩窄,后续这一趋势或将持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