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情者提供的论坛里售卖针孔摄像头的截图。图 / 南方 . 都市报
据南方 . 都市报报道,近期,多位博主发帖称,一个名为 "MaskPark 树洞论坛 " 的境外加密群组,正在大规模散布涉及我国公民的隐私内容。
据报道,该论坛主要成员为中国境内男性,总规模据称超十万人,下设二十余个细分群组。而其内容涵盖公共场所偷拍陌生女性、恶意泄露伴侣及亲属私密照片,有的甚至涉及未成年人。偷拍场景遍布地铁、试衣间、医院等日常空间,摄像头被伪装成香薰、排插等生活物品,形成了一条从偷拍到传播、交易的黑色链条。
在社交平台上,该群组因犯罪模式的系统性、成员规模的庞大性以及对公民隐私权及人格尊严的严重侵害,被公众称为 " 中国版 N 号房 " 事件。
每一环均涉嫌违法
从法律视角审视,这一黑色链条的每一环均涉嫌违法,甚至触及刑事红线。
比如,群组成员明知是淫秽影片、音像等电子信息而利用网络或群组传播,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而就本案已披露的信息看,该论坛总规模庞大、主题群组众多、视频内容海量且涵盖各类场景,因此,部分行为人的传播行为可能远超 " 情节严重 " 标准。
若上传者为牟利而在群组内传播淫秽物品,如标价出售视频、获取下载者的打赏等,则可能涉嫌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该罪的起刑点更高,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从报道看,部分群组成员并非单纯传播淫秽物品,而是恶意散布特定女性(如前女友、现女友等)的隐私影像,并在群组内进行公开的、露骨的、极具侮辱性的评价、意淫甚至号召他人共同进行网络侮辱。此类行为严重侵害特定被害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如果行为人是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特定被害人的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侮辱罪。如果散布行为本身含有 " 公然侮辱 " 性质且情节严重,也可能触犯此罪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上述行为,属加重情节。
如被泄露或传播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不满 14 周岁)的隐私影像,传播行为本身即侵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若影像内容能反映出对未成年人实施了猥亵行为,则相关拍摄者或上传者可能构成猥亵儿童罪。即使非亲手实施,但通过网络传播等方式造成二次伤害的,也应依法严惩。
报道称,该群组中大量内容为偷拍所得。若偷拍者使用针孔摄像头等窃照专用器材,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涉嫌触犯刑法规定,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
揪出境内 " 偷拍黑手 "
然而,在打击上述犯罪上,法律利剑却因犯罪链条的跨境性屡屡受挫。
Telegram 平台的端到端加密设计,使聊天记录难以固定,匿名 ID 机制为犯罪主体提供了 " 避风港 ",服务器位于境外导致电子证据转瞬即逝,跨国司法协作的滞后性更让追责陷入僵局。当备份链接在热搜后迅速更迭,犯罪团伙的 " 数字狡兔三窟 " 策略,暴露出传统执法手段的无力。
犯罪手段、方式、载体、空间等不断升级," 魔高一尺 " 的现实难题之下,需 " 道高一丈 " 来化解。
Telegram 平台公司及其服务器虽然在境外,但此事中的不少上传者、传播者、牟利者、受害者等,都可能在境内,都应受中国法律管辖。对涉嫌违法犯罪者,当 " 应抓尽抓 "。
破除此困局,需构建 " 技术 + 制度 + 共治 " 的立体防线。技术层面,以网络追踪系统,对群组链接、资金流向、设备序列号进行穿透式溯源,破解加密平台的取证难。例如,针对针孔摄像头销售群组,可通过支付渠道反向锁定境内分销商。
制度层面,在国际司法合作机制下,细化合作冻结犯罪者资产、引渡核心嫌犯等具体举措,明确某些案件境外平台对境内司法机关的协查义务,并建立跨境电子证据绿色通道。
共治层面,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机制也可将视角投向类似事件。由检方代表不特定受害者提起集体索赔,提升偷拍产业链牟利者的法律代价,尤其是经济代价。
同时,还要在学校、社区、平台企业等普及 " 数字伦理教育 ",培养公民对隐私侵犯的 " 零容忍 " 共识。包括持续压实国内社交平台责任,对引流至境外 " 树洞 " 的暗语关键词等实施智能拦截,从源头守护隐私尊严。
保护公民隐私权与人格尊严不受践踏,不仅是法治的底线要求,更是现代文明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雷霆手段铲除此类网络毒瘤,需要司法机关、监管部门、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同心协力,让法治之光更锐利、更迅速、更无远弗届穿透这个 " 隐秘角落 "。因为下一个被窥视的,可能是屏幕前的任何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