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馆内世界大模型“上车”,馆外Robotaxi“落地” | WAIC观察

adminddos 2025-07-27 17:21:24 2 抢沙发
馆内世界大模型“上车”,馆外Robotaxi“落地” | WAIC观察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自动驾驶公司的身影在场内场外都很有存在感。

自从ChatGPT引爆AI大模型技术浪潮以来,自动驾驶行业开始热议AI如何“上车”。在世博展馆内,“物理世界大模型”成了参展的自动驾驶厂商的亮点,蘑菇车联、商汤绝影等厂商都公布了自家AI模型的“上车”应用。

有别于ChatGPT背后以文本为基础的语言模型,世界模型主张AI通过学习和模拟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环境动态及交互逻辑,来实现对物理世界状态的理解、预测及生成。应用在自动驾驶领域,世界模型可模拟大雨、暴雪等物理世界的真实环境,优化智能汽车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蘑菇车联展台上,工作人员用一块显示屏,向界面新闻记者现场演示了自家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在交通场景的应用。

图源:界面新闻记者拍摄

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方案走的是“车路协同”路线,首先通过提前布设的传感器及搭建的道路通讯网络全天不间断捕捉车辆行驶轨迹、速度变化、交通流量、行人动态,汇总成模型所需要的交通数据。有了数据后,物理世界模型不仅能够识别路面状况、交通标识、障碍物的物理状态,还可以作为“AI陪驾”将道路拥挤、异常交通事件等监测到的交通环境信息转化为驾驶建议,反馈给人类司机。

有了世界模型的能力加持后,蘑菇车联推出多款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清洁车和出租车,重点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城市环卫、无人零售等多场景应用。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称,世界模型不但可以应用在自动驾驶上,借助模型的能力,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掌握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全貌,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并且在人类司机驾驶时,世界模型也可以作为“AI陪驾”,在遇到复杂路况时提供最合理的出行建议。

目前,“世界模型”上车已经成为了行业集体关注的技术趋势。

另一家参展厂商商汤绝影(商汤科技旗下自动驾驶部门拆分独立的子公司)不仅展出了量产世界模型“绝影开悟”,还发布了基于世界模型的业内最大规模的生成式驾驶数据集“WorldSim-Drive”。

过往困扰自动驾驶行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数据不足。自生成式AI爆发后,行业内曾提出“真实数据+生成数据”的路线,世界模型的“上车”则在这条路线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商汤绝影展台人员向记者介绍,“绝影开悟”是业内首个应用于真值训练数据生产的世界模型,基于一张英伟达A100 GPU,“绝影开悟”每天生成的数据,相当于10台真车的数据采集能力。商汤绝影自动驾驶车20%的数据是通过世界模型生产。

除了上述各家的世界模型“上车”,今年人工智能大会自动驾驶行业另一个亮点在场馆外。

比起摆几辆样车在展台供观众围观拍照,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把更多自动驾驶车开到了上海的街头。

在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市正式宣布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允许企业开展主驾无人、收费载客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服务。百度、小马智行在内的8家企业是首批拿到商业化运营牌照的厂商。

图源:小马智行

今年以来,国内智能驾驶头部企业都在一线城市通过密集的拿牌动作来推动商业化落地。在此之前,百度、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已经相继拿下了深圳、广州、北京限定区域内的Robotaxi收费服务的商业运营牌照。

此次上海这批获准企业,将以浦东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为起点,逐步向公众开放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百度、小马智行均在世博展览馆周边开放Robotaxi服务供市民抢先体验。

根据上海市政府同期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具备L2级和L3级功能的新车占比超90%。

上海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韩大东表示,上海将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等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为了加快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并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的量产应用。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