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家居行业头部企业(000785.SZ)开盘跌停,截至今日收盘时,股价大跌6.96%,报2.94元/股,总市值183亿元。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网传居然智家(原居然之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针对上述传闻,有媒体以投资者身份向居然智家求证,公司方面回应称:“该事件后续会尽快发布相关公告,请以公告为准。”

此前的4月17日,居然智家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不过到了7月23日,居然智家宣布汪林朋已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并“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
这行业巨头掌舵人,曾在2019年通过借壳市值仅15亿元的武汉中商,将居然之家送上A股,交易作价356.5亿元。这场“蛇吞象”的资本大戏让汪林朋身家暴涨至368亿元,问鼎2019年湖北首富。此后,汪林朋成为福布斯和胡润富豪榜上的常客,2025年3月27日,汪林朋还以125亿人民币财富值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188位。
居然之家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公开资料显示,汪林朋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毕业后,他进入国家商业部财会司任职,后历任中商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部副经理、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经理等职。

居然智家原名居然之家,其前身居然装饰城成立于1999年。当年公司创始人身亡后,股权转至商务部旗下中商集团和华联商厦,转为国企。供职于华联商厦的汪林朋被委以重任出任总裁,由此踏入家居行业。
1999年,年仅30岁的汪林朋接管了居然之家。2001年,汪林朋主导居然之家股份制改革并成为股东,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实际控制人。2018年,居然之家引入阿里巴巴、泰康集团等机构高达130亿元的联合投资。2019年12月,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借壳武汉中商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然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作为深度链接房地产行业的家居卖场也进入了寒冬。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起,全国住宅竣工面积连续负增长,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至今房地产市场仍未筑底回升。
房地产行业下行给家居行业带来直接冲击,汪林朋于是在2020年宣布向“居然智家”战略转型,押注智能家居新赛道。这一决策背后,是传统家居卖场面临的严峻挑战。据悉,居然之家405家门店中有28%为自有物业,重资产模式在市场寒冬中成为沉重负担。
2024年12月9日,“居然之家”正式更名为“居然智家”。公司称,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将有助于公众更清晰地识别公司在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推动公司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但转型之路步履维艰。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居然智家实现营收129.66亿元,同比下滑4.04%;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滑40.83%。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母净利润仍同比下滑39.39%至2.12亿元。押注智能家居的转型战略尚未显现成效。
家居行业为何频频陷入风波?
汪林朋的离世是泛家居行业十天内第二起企业家跳楼事件——7月17日,广东连锁家装品牌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在广州坠楼身亡。根据报道,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的通报,排除了曾育周坠亡的刑事案件可能。警方初步调查显示,事件与个人原因有关,未提及企业经营问题或外部纠纷。
公开资料显示,曾育周今年53岁,他不仅是靓家居创始人、董事长。曾育周因在2008年提出中国首个按平方米计价的整装全包套餐,被誉为“整装校长”。这个装修模式如今已成为行业主流。可见,他对装修这一块的见解独到,但对经营生意方面,则不见那么得心应手。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红星、等两大家居卖场的董事长接连被“留置”。5月13日,红星美凯龙披露称,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7月24日晚间,富森美公告称,收到公司董事长刘兵被留置的通知书。
有行业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涉及房地产、金融相关的行业反腐。居然、红星和富森美都属于卖场企业,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处于房地产下游并具有平台属性。这些企业存在一些小额贷款体系,在平台会留一些资金,在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挪用的情况。
为何家居企业频繁陷入经营困境?靓家居的一份通知道出了原因。今年7月18日,一份网传停业通知显示,因靓家居相关公司受房地产行业影响,长期亏损,现已资不抵债,无力继续经营。公司决定即日起停止经营。靓家居在华南地区颇具知名度,在2019年巅峰期时,曾有100家直营门店。
当前,家居企业的业绩普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如美凯龙,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及其大肆扩张影响,公司一度陷入流动性困境,尽管在2023年迎来新的控股股东,但经营状况暂未见明显好转。另外从家居企业陆续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经济周期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仍然存在,业绩逆势上行的难度依然较大。
过去四年,房地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虽然官方去年9月宣布一揽子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后,带动多个城市楼市回暖,但整体行情至今没有全面复苏。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房价加速下跌,其中新房价格出现八个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高盛经济师6月发布的报告测算,自2021年底以来,中国实际房价已累计下跌约20%。
房地产下行趋势已冲击多家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包括涂料、防水、保温、地坪、家电、陶瓷、家具等等。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及母公司披露的财报,、东鹏陶瓷、、、紫荆花、中漆集团、、、等等,经营业绩均出来下滑,甚至多家企业出现亏损。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影响,叠加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多个地产产业链行业整体增长已明显放缓。
汪林朋、曾育周的个人命运与企业兴衰、行业冷暖交织在一起,成为房地产黄金时代褪去后的一个沉重注脚。
给涂料企业和经销商哪些警示?
当然,受到影响的并非只有家居行业,地产下游的涂料及防水相关企业境遇同样不容乐观。近年来,受大市场形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居民消费动力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建筑涂料市场需求整体放缓,众多企业销量减少,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特别是严重依赖工程建筑涂料业务的企业,受到市场的冲击更为严重。

根据财报,2024年,工程墙面涂料收入同比减少12.65%至40.84亿元,亚士工程涂料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减少48.64%至8.524亿元,立邦中国工程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了15%,嘉宝莉建筑工程涂料收入同比下降12%,东方雨虹工程建筑涂料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减少77.08%至1.78亿元。
此外,富思特、久诺、固克、美涂士、紫荆花、传化漆、中漆集团等企业的建筑或工程建筑涂料业务收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比如紫荆花去年营业额同比下跌8%至13.53亿元,该公司母公司叶氏化工集团则表示“主要是因为建筑涂料在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下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以建筑防水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增长乏力。根据年报,2024年,东方雨虹实现营收280.56亿元,同比减少14.52%;归母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减少95.24%。科顺股份实现营收约68.29亿元,同比减少14.04%;归母净利润约0.441亿元,同比增加113.05%。凯伦股份实现营收23.80亿元,同比下降15.02%;归母净亏损5.386亿元,同比减少2,479.49%。
不仅如此,涂料及防水的关联行业也面临困境。近年来,家装行业受到了上游房地产行业波动的影响,众多家装公司纷纷陷入困境,倒闭、破产的情况在家装行业内愈演愈烈。据初步统计,2024年至今,全国已有125家装饰装修企业相继倒闭。与此同时,涂料及防水企业还与众多装修公司发生诉讼,主要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此外,全国各大中小型地产纷纷破产倒闭,以及全国各地的建材市场纷纷撤场,也影响了涂料企业。
在家装、地产公司的倒闭风波中,涂料及防水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因此,在合作过程中,涂料企业和经销商如何做好合作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家装公司、地产公司市场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跑路风险。因此,如何甄别合作对象成为了关键。同时,仅提供常规产品而缺乏特色或情绪价值的产品,也容易使涂料企业和经销商陷入价格战的困境。(涂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