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再遇见|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发布仪式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adminddos 2025-07-29 13:54:17 1 抢沙发
再遇见|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发布仪式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摘要: ...

7月29日,“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发布仪式”在京举办。本次活动由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合中国欧洲研究智库网络(CTNE)共同主办。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大使汤恒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和欧盟正式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节点。50年来,中欧关系历经风风雨雨,迈过沟沟坎坎,不断走向成熟稳定。中欧关系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智慧,完全可以应对风云变幻、困难挑战。时代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中欧关系只会也只能继续前行,不会也不能停滞倒退。

“我们要秉持建交初心,继续锚定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最准确的定位,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汤恒表示。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大使汤恒发表致辞。本文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5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回顾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未来怎么办。”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在致辞时说。他表示,尽管欧盟和中国并不会在所有事情上达成一致,但上周举行的领导人会晤表明,中欧仍将围绕诸多重要事务进行对话,并且在诸如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拥有一致的目标。

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发表致辞。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策划选择“再遇见”为题,既寓意中欧关系五十年后的再次出发,也传达出在时代巨变中双方重新理解彼此的必要性。李芸表示,在此次采访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的一席话令她感触颇深。“普罗迪说,当所有媒体每天都在说中欧之间的竞争是无法管控的、中欧博弈正在撕裂世界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友好的关系呢?”李芸指出,作为媒体,我们需要时刻思考我们在向读者与民众传递怎样的信息和内容,这些信息是否基于相互尊重,是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发表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欧洲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翟东升在致辞中表示,“在快速剧烈变化的世界秩序中,中欧都是稳定性的力量、可预期的力量、持续性的力量、和平的力量。”他表示,希望中欧之间能够不被地缘政治所压倒、不被短期和局部利益所绑架、不被外部的政治施压所扭曲,能够成为世界和平之轴、开放之基、绿色之源。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欧洲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翟东升发表致辞。

致辞环节结束后,汤恒大使、孔墨客大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李芸书记、翟东升院长与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澎湃新闻党委书记杨健和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刚,共同上台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发布仪式按下启动键。现场嘉宾共同观看了此次特别策划的集萃片。

发布仪式启动现场。

发布仪式结束后,中外嘉宾和来自中国欧中研究智库网络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欧如何加强对话交流、促进务实合作、拉近民众距离”和“中欧如何避免误解、树立正确认知、应对全球挑战”两个主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媒体以及与会人士进行了交流。

此次中欧“再相遇”特别策划是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目的是通过采访中欧各界人士,发挥媒体作用,讲好中欧交往的故事,助力公共外交、促进中欧交流互鉴。澎湃新闻组建专门团队,经过六个月筹备联系、中欧多国实地走访,对话了超过60位各界人士。此外,系列采访还专门策划制作了三场行进式访谈,分别在布鲁塞尔、雅典、汉堡以中欧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为角度,回顾历史、聚焦当下、放眼未来,进一步巩固加深中欧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来自外交部、欧盟国家驻华使馆等多家单位的嘉宾,以及部分参与此次特别策划的受访代表、中外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特别策划活动发布仪式暨研讨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