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醒着的刺:解码无孔不入的焦虑

adminddos 2025-07-29 16:07:44 3 抢沙发
醒着的刺:解码无孔不入的焦虑摘要: ...

原创 陆夏君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你是否会在深夜突然惊醒,

心跳加速地想着明天要交的报告

你是否在地铁上不停地刷着社交软件,

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

你是否明明很累,却怎么也睡不着,

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回放白天的每个细节......

这些细微的日常片段拼凑出了

很多现代人共同的心理图景 —— 焦虑!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进现代人的生活里。我们站在地铁站台,手指无意识地刷新着手机;我们躺在深夜的床上,数着失眠的绵羊;我们坐在办公桌前,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焦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每个缝隙。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焦虑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早晨睁眼第一件事情是摸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情是放下手机,中间夹着无数个未读信息,注意力在各种屏幕间来回跳跃,心里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焦虑的形式千奇百态:有人焦虑未来,担心十年后的自己是否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人焦虑当下,害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于是拼命地追赶,生怕落后一步;还有人焦虑过去,陷入“如果当初......”的懊悔中。焦虑像一层薄雾,模糊了我们对生活的清晰感知,让人在不安中消耗大量精力,但焦虑未必全是坏事。

1.适度的焦虑,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它提醒我们潜在的风险,督促我们提前准备。比如考试前的紧张能让人更加专注复习,项目截止日期的压力能激发更高的工作效率。问题在于,当焦虑过度蔓延,它就会侵蚀我们身心健康。失眠、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甚至身体上的疼痛,都可能焦虑过载的信号。

2.对抗不如承认焦虑本身存在

面对焦虑,有人选择逃避,用娱乐或购物来麻痹自己。有人选择对抗,把自己逼得更紧。其实,更好的方式或许是接纳。焦虑不是弱点,与其对抗还不如承认它的存在。承认自己会焦虑,允许自己偶尔效率低下,明白完美主义是陷阱。缓解焦虑的方法有很多。

试着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每天完成一点。

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给大脑明确的休息信号。

规律的生活节奏、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

健康的饮食都能为情绪提供稳定的支撑。

大脑保护机制

焦虑是大脑保护机制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追求完全消除它,而是要学会与它和平相处。通过科学管理和适当管理,大多数人能够有效控制焦虑症状,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而当自己力有不逮时,及时地寻求专业帮助则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简介

陆夏君

上海市崇明区精神卫生中心主管护师,现任三病区护士长助理,从事护理工作13年。

文献参考

[1] 张健,中华讲师网 《今天你焦虑了吗》

[2] 薄荷健康 《焦虑情绪消消除方法》

[3] 搜狐健康《如何科学应对焦虑?9种有效方法助你解压!》

[4] 搜狐心理 《焦虑的诊断与缓解》

[5] 新浪财经《科学验证:腹式呼吸四四六秒节奏舒缓焦虑》

2023 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

( JKKPYC-2023-A13)

2025年度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

(xhkp-HM-2025036)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飘扬的绿丝带是精神健康的象征!我们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和精神卫生法律知识,同时发布精神卫生公益宣传和培训信息。

版权声明

绿丝带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使用。如需转载本内容,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