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暑假班(报名咨询)1891-5555-567:-Z世代的佛祖不需要释永信了

adminddos 2025-07-29 21:13:23 2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暑假班(报名咨询)1891-5555-567:-Z世代的佛祖不需要释永信了摘要: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农下山,作者:山农,题图来自:AI 生成

十年前,媳妇还是一名调查记者,因为一些传闻,跑到少林寺去堵方丈。蹲了三天,人没等到,倒是见着了那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回来抱怨:

" 排场太大,不像出家人。"

十年后,一语成谶。

媳妇和我,一个南方人一个北方人,从小生活的地方相隔甚远,但童年记忆里都有李连杰的那部《少林寺》。在那个年代,文艺作品的影响力不只限于嘴皮子:趁着《少林寺》的热度,媳妇老家兴建了好几所武术学校,我的老家,也在煤矿工人俱乐部开办了武术班,我还去学过几天棍棒。

学习功夫成为一时流行,而 " 天下武功出少林 ",少林就是功夫的图腾。

实际上,少林寺在那部电影里没多少镜头,当时它只是座年久失修的老庙,确实也没啥好拍的。

那时,释永信也才入寺一年,恐怕连佛祖也未曾料到,这个年轻人会有如此大的能量。

少林寺在现实世界里的影响力,是会搞关系、极具商业嗅觉的释永信在后来慢慢建起来的。特别是他在 2008 年创办 " 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 " 之后,把少林寺的业务拓宽到影视、酒店、文旅地产,还在海外设立几十个少林文化中心,会员费收到手软。

18 家关联公司、超过 700 个商标,能豪掷 4.5 亿在郑州买地 …… 这些跟 " 佛门清地 " 有些违和的数据,让穿着袈裟的释永信更像一位白手起家的顶级商人。

" 我在寺庙许的愿,全让和尚实现了。" 最近有人在评论区里吐槽。

还有人抱怨,自己的香火钱都进了大和尚的钱袋子,但这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释永信侵占的那些财富,应该更多来自商业运作,比如商标授权等等。

之前某周刊去少林寺采访,僧人也说,捐香火的钱还是几百块的居多,几千几万的是极少数。

做大生意的释永信,有一段总结性的话被媒体转来转去: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更没有话语权。这可能是他十几岁跟着师父的时候就悟出来的道理,后来的很多年里,方丈释永信露面时,总是人群里看起来最有权威的那个。

这种权威感,肯定不仅仅源于 " 少林寺方丈 " 这个身份。

有人担心,释永信的倒下会成为寺庙经济的转折点。

我曾在一座很有名的寺庙里,见过一位大姐上完三柱高香之后,跪在佛前,念念有词,把一家人的愿望念叨了一遍,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佛前,寄托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如今,方丈贪财好色,多少让人对寺庙实现愿望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毕竟 " 香火钱 " 可是不退不换的。但对于多数虔诚的信徒来说," 发心 " 很重要,正如佛经言道:"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乃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我也捐过一些香火钱,少到五块十块,多到一百两百,更多是出于对这座寺庙的喜欢。比如成都文殊院有一副晚清对联:"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我喜欢极了,爽快捐了香火钱。

这是我在十几年前的经历。后来," 寺庙经济 " 火起来了,雍和宫的流通处动辄排队一两个小时,杭州好朋友来北京找我,带的礼物是灵隐寺的手串。包括少林寺、灵隐寺、九华山在内的第一梯队名寺,年收入都达到几个亿。整个寺庙经济的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就接近 900 亿元,预计会在 2025 年突破千亿大关。

这样凶猛的增长势头,一个 " 塌房 " 的释永信阻挡不了。

首先,大家对于这个结果不算意外。

少林在传统武侠小说中,往往以名门正派自居,但是少林方丈却不一定 " 正派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玄慈方丈,与江湖人称 " 带头大哥 " 之名,与四大恶人叶二娘行蝇营狗苟之事。

现实中,针对释永信的举报之前已经出现过好几波,网上不断传出释永信有情妇、私生子的消息,甚至还有通奸笔录流出,这些属于未经确定的消息。

释永信在接受 BBC 采访时,对此做出过回应:" 有问题,早就成问题了。" 他当时平安渡劫了,但这个模棱两可的回应,在今天看来就别有意味了。

今年的脱口秀舞台,也出现了关于和尚敛财的段子。

演员小奇绘声绘色描述了两个和尚开着皮卡进寺庙,把功德箱里的钱端起来往皮卡后兜里倒,这让他怀疑 " 这个寺庙已经上市了 ",方丈穿的袈裟是 " 巴黎世袈裟 "。

节目播出后没过几天,关于释永信的通报就来了。有人跑到小奇的社交账号去留言:

" 你说得还是太保守了。"

调侃归调侃,年轻人对释永信的 " 塌房 ",好像也没有很在乎。

就像对待宗庆后的 " 塌坟 " 一样,大家会去吃瓜、编段子,除此之外,也就没有更多的强烈情绪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他们都属于上一个时代的大人物了。大家不会为了偶遇释永信跑去少林寺,也不会为了支持宗庆后就把手头的奶茶换成娃哈哈 AD 钙奶。

释永信的倒下,最多会让站在寺庙大殿收款码前面的年轻人犹豫几秒,但如今红火的寺庙经济里,赚钱主力显然不是功德箱,而是各种周边。义乌小商品城几十块钱的货,摆在寺庙的法物流通处,沾上 " 开光 ",身价就可以立涨十倍。

年轻人买的不是法物,是一个心想事成的美好信念。

而信念是无价的。

在甘肃张掖大佛寺,有一处阁楼是专门用于信徒供奉的。四面墙上挖出很多小格,做出编号,依位置和面积大小,价格不等。

我今年春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其中一面墙的 C 位,供奉人是海航前董事长陈峰。

这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以前会在办公室里摆鎏金佛像,每天早晨 5 点诵经,坚持素食,还让高管都研读《金刚经》。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陈峰后面的命运倒是呼应了《金刚经》里的这句偈语。今年 7 月,他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披露信息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并处罚金 2.21 亿元。

也不知道是佛祖没能接收到陈峰的全部心意,还是系统过于忙碌,没顾得上为他撑伞。

东方禅宗曾经深度影响过科技圈,乔布斯年轻时就开始参加禅修,还专门跑到印度体验正统。从库克到扎克伯格,都或多或少受禅宗所影响,早早出海看世界的释永信,曾经在硅谷也很受欢迎,2014 年他去美国时,跟库克交流过科技与禅意的话题,夸苹果公司 " 满眼是简单和纯粹,犹如禅境 "。

但时代变了。

具备 " 禅境 " 之美的苹果,在大中华区业绩持续滑落。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国产手机品牌,加速瓜分蛋糕。

如今硅谷最火的大佬是黄仁勋,他最著名的两套服装,分别是黑色皮夹克和东北花棉袄。在两个大国的博弈之间游走,他最擅长的其实不是造芯片,而是端水,两边都不得罪,不耽误赚钱才是王道。

不止是黄仁勋,这届年轻人也活得通透,或者说务实。上什么寺许什么愿,攻略都整得明明白白。与其说是去感受宗教魅力,不如说是去寺庙谈了一笔小生意。

还有年轻人研究起了道教和玄学。相比佛家,道教对日常的约束没有那么多。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道教酒吧。此外,佛家讲究 "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道家则追求 " 道法自然 "。

换成大白话就是:一个劝你放下 " 执念 ",一个任你 "just do it"。

在群体性焦虑的大背景下,显然后者能提供更大的情绪价值。

而所有这些新的叙事里,少林寺的存在感并不强。

在释永信的包装下,少林武功的最高境界是 " 禅武合一 "。然而,距离《少林寺》上映 40 多年后,当年在电影院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现在顶多还剩个打八段锦的精力。

至于年轻人,最新的自嘲是 " 低能量老鼠人 ",凌晨四五点爬起来练武修禅这种行为,只可能出现在穿越小说里。

前段时间回老家,我发现小时候的武术班还在,但练习室已经破旧不堪,满是尘土,看门的大爷说,现在已经没有小孩来练习了。媳妇老家,以前的武校旧址已经变成商业中心,底商排满了小米、耐克、瑞幸、霸王茶姬——更受现在年轻人欢迎的消费品牌。

如来是如来,然而传颂如来的人,一直在变—— "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