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AI进化下一站!未来的计算是什么样子?

adminddos 2025-07-30 07:40:01 2 抢沙发
AI进化下一站!未来的计算是什么样子?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关于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讨论十分热烈。

  7月28日,WAIC举行第四场思辨会,邀请多位国内顶级的量子计算领域专家学者,交流“量子计算能否为AI赋能”“量子计算如何应用于AI”等相关话题。

  主持这场圆桌讨论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朝阳。陆朝阳长期致力于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的研究,取得了包括研制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包括“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总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上海期智研究院PI(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长聘副教授邓东灵,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助理教授赵琦等。

  专家们认为,量子计算适合解决人工智能的部分问题,特定条件下对识别、语言模型等有加速作用。对于量子计算当前的应用能力,外界有一定炒作,无论是科研界、产业界、投资界都应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WAIC展览馆也有量子计算公司的身影。在展览馆地下一层Future Tech创新孵化展区,北京玻色量子、上海图灵量子两家公司相邻。

  玻色量子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专注于光量子技术路线,目前已完成六轮融资。该负责人认为,通用量子计算机实现起来的确比较困难,专用量子计算机大概在3到5年可以走出商业化路线。目前,公司正在金融、通信、生命科学、AI、电力能源和材料化工等领域进行市场化探索。比如,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与一些药企合作,在金融领域和也展开了风控应用合作。

  图灵量子也是光量子技术路线。图灵量子智算事业部销售总监葛志斌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21年,四年内完成五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是在今年7月21日,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由盛世投资领投,重点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产业化加速。

  在量子计算路线上,是超导路线。国盾量子量子计算相关负责人张栩菁告诉记者,量子计算和AI双方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两者结合到一起,会产生“1+1>2”的效果。量子计算未必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答案,但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答案一定会有量子计算的身影。

  从竞争趋势来看,张栩菁介绍,“目前全球有4台量子计算机宣布实现了量子优越性,分别是加拿大的北极光、谷歌的悬铃木、中国的光量子计算机九章和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系列,大家都在向大规模通用可编程的实用量子计算机方向上努力。”

  WAIC期间,发布“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量子AI赋能金融与生物医药应用白皮书》以及量智融合算力开放计划。此前,记者了解到,华翊量子、信通量子、玻色量子等量子科技领域初创企业均曾获得中国移动投资。此次发布显示出中国移动对量子技术进一步加码布局。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自2019年以来,开始布局量子科技相关工作。目前,公司牵头承担多项重大科研任务,攻关量子科技相关的基础软件和应用算法。未来,将持续投入进行科技攻关,聚焦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难题,在基础软件、核心算法模型等关键领域形成一批重大攻关成果。同时,加快推进相关成果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落地,在生物医药、金融风控、能源优化、6G网络等领域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闭环体系。

  此前,业内对量子计算领域的研判频频引发外界对量子计算进程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近日介绍,希望通过5—10年时间,把量子计算的纠错问题解决掉,到2035年或2040年,可以把容错的通用量子计算机构建出来。

  今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GTC大会(英伟达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说,量子计算领域正迎来历史性拐点。他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与GPU相连的QPU(量子处理单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