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从产能失误到营销落后,再到新药试验翻车,诺和诺德在“减肥神药”战场三连失手,失去先发红利,被礼来反超。
去年此时,诺和诺德如日中天。
它的“减肥神药”Wegovy和Ozempic引爆全球市场,“GLP-1”一度成为医药和资本市场的热词,公司市值飙升,成为欧洲第一大上市公司,被誉为“欧洲的苹果”。
但一年后,剧情急转直下。
7月29日,诺和诺德发布严重盈利预警,预计2025年营收和利润将双双下滑,股价暴跌24%,市值蒸发超过600亿欧元,CEO宣布更换。
曾经的神药缔造者,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一、从“风口之王”到“股价腰斩”
诺和诺德这次的盈利警告,来得并不突然,但足够沉重。
根据高盛的解读,公司将2025年全年销售增长预期从13%-21%下调至8%-14%,营业利润预期则从16%-24%下调至10%-16%,同时还面临汇率的不利影响(销售-4%、利润-7%)。
这意味着,市场需对诺和诺德2025年销售和利润下修大约7%-10%。
但市场反应远比财务数据更激烈,诺和诺德当日美股股价跌幅最高24%。更重要的是,投资者不再把它视为GLP-1减肥药的无可争议领跑者。过去一年,诺和诺德股价已累计暴跌逾58%。

市值蒸发的不只是未来利润,更是信心。
最大对手礼来,悄然完成反超
盈利下调的核心,并非整体市场疲软,而是诺和诺德引以为傲的“减肥神药”失去了主导权。
曾经,诺和诺德是减肥药赛道的先行者。
Ozempic在2017年获批治疗糖尿病,Wegovy在2021年获批治疗肥胖。在营销上,公司搭上马斯克的“代言”,在供应链上迅速扩张产能,市场份额一度压倒所有竞争对手。
但过去一年,形势逆转,美国市场竞争加剧、医保进展不顺、以及复合制剂(compounded GLP-1s)替代使用率上升,共同压缩了品牌药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礼来后来居上:
-
根据IQVIA数据,礼来的Mounjaro在美国的处方量已超过Ozempic;
-
Zepbound也迅速赶超Wegovy;
-
医生普遍反馈,礼来产品减重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
在更迭迅速的创新药市场,先发优势若不能维持,就会很快变成“先亏代价”。
三大战略误判,让诺和诺德失了先机
诺和诺德的商业执行“未达预期”,以下几项问题正在持续拖累公司表现:
1)产能预测失误
诺和诺德最初按旧药Saxenda的市场反应制定产能规划,显著低估Wegovy与Ozempic的需求,导致多次出现断供。一旦医生和患者“转投礼来”,很难再回流。
礼来也曾面临供货紧张,但恢复更快,迅速夺回市场份额。
2)慢于对手的商业化节奏
礼来早在2024年初上线直销平台LillyDirect,抢占现金自付用户;诺和诺德则直到当年3月才上线NovoCare。
此外,诺和诺德习惯以医生主导的学术推广方式,在面对更“消费化”的肥胖市场时,显得保守、滞后。
Barclays分析师直言:“诺和诺德太依赖药效本身,缺乏强有力的推广手段。”
3)多线扩张削弱主战场资源
诺和诺德一边在美国试图扩大医保覆盖,一边又在多个国家同步推进新药上市。相较之下,礼来更聚焦——集中资源攻下美国市场这块最肥的蛋糕。
高盛认为,诺和诺德在美国市场的商业渗透“推进缓慢”,新用户获取未达预期。
新药不及预期,口服药未能打出新节奏
诺和诺德将未来希望寄托于新一代注射药CagriSema。公司原本高调预期其可实现25%平均减重率,但试验数据显示仅为23%。
高盛指出,市场对于这一结果“反应失望”,并认为公司对目标设定过于自信、未能充分提示风险。尽管CagriSema仍具潜力,但预期落空对投资人信心造成明显打击。
与此同时,礼来正推进其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预计最快2026年上市。如其副作用可控,有望在便利性上对注射类药物构成严重冲击。
新任CEO上任,如何“扭转大船”?
在发布盈利预警的同时,诺和诺德宣布由国际业务主管Mike Doustdar接任CEO,任命即将于8月7日生效。
高盛认为,他上任后的三大优先任务如下:
-
修复美国市场基本盘:尤其是加快解决复合药冲击问题;
-
提高渠道覆盖效率:推动医保谈判、优化自付平台策略;
-
加速管线推进与并购布局:CagriSema之后,下一代减肥药仍不明朗。
Doustdar回应称:
“我不喜欢现在的股价——不论是作为员工、CEO还是股东。但决定一家公司命运的,从来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我们作出的回应。”
诺和诺德迎来“重新定价”时刻
诺和诺德并未输掉整场比赛。它仍是全球GLP-1市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制造能力、研发管线和全球渠道都极具竞争力。
高盛维持对诺和诺德“买入”评级,认为其在肥胖和糖尿病领域的长期创新力与资产质量依旧突出。该行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745丹麦克朗,较当前股价具备65%上涨空间。
但当“减肥神药”从医学话题变成消费趋势,规则已经改变,这不仅是疗效的较量,更是速度、用户体验、商业策略的比拼;领先者的身份,不仅来自创新,还要来自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
高盛说得很直接:这是诺和诺德的市场正在被“重新定价”的时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