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原主任王小平、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刘军获刑。截至目前,始于2022年11月的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已有18人获刑。其中,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杜兆才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中国足球协会原主席陈戌源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互联网上有人以“足坛反腐大结局”来形容“18人获刑”这一事实。这一评语是否精准,有待讨论,但毫无疑问,“足坛18人”从落马到全部被严厉惩治,已经阶段性完成了关于惩治足坛腐败的“拼图”。
对长期关心中国足球的人来说,这一结果令人感慨万千。在中国男足史无前例打入世界杯之后,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足坛已经掀起过两轮反腐风暴。两轮反腐过程中,均有包括中国足协掌门人在内的多名干部被法办。而相对于上一轮足坛反腐,本轮足坛反腐无论是在范围、力度还是在彻底性上,都有不小的变化。
两次动真格的足坛反腐,都以深刻的教训说明,唯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方能让中国足球实现重建、稳步发展。
中国足球有过清风徐徐的良好发展时期,创办职业联赛、年轻才俊涌现、男足和女足在亚洲一流层面拥有博弈能力、球迷对足球未来充满期望和想象力……这样的美好时光却屡遭中断。
在圈子足球、人情足球、关系足球盛行的土壤中,一些丑恶现象频频冒头。李铁为当国足主教练花300万元、为了俱乐部球队赢球收买对方球员大打假球,以及陈戌源当足协主席前一晚进账60万元,可谓足坛重磅人士利令智昏、败坏风气的典型表现。
中国足球的家底并不厚,即便有冲出亚洲的高光时刻,也不似足球发达国家拥有一系列优质资源。在这种局面下,唯有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这一顶层设计,科学实施、扎实推进、真抓实干,方能避免走弯路。反观中国足坛,一些拥有话语权和决策权的人士,却私心作祟、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为了眼前利益不惜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他们的“真刑”是咎由自取、不值怜惜,但令人痛心的是,由于规则被架空、道义被践踏、资源被滥用,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态势遭遇严重打击,中国足球的整体实力和形象一落千丈。
在足坛反腐风暴劲刮之后,中国足坛风气和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发展机会也摆在眼前。这个契机,必须紧紧抓在手上。
世界足球发展大潮激荡人心,足球发展规律不可违。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必须敬畏法治、敬畏民心。拒贪腐、真干事、少折腾,是题中应有之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