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新宇 华山感染
夏天到了,阳光、西瓜和冰淇淋的季节里,总有个不速之客——蚊子。它不仅送来恼人的“红包”,更是危险的“送祸上门人”。近期,佛山等地流行的基孔肯雅热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提醒着我们:科学防蚊,刻不容缓。

吸饱血的伊蚊……可恶
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驱蚊产品——驱蚊手环、植物精油、各种喷雾,你是否也曾陷入纠结:“到底哪个才靠谱?用什么才最安全有效?”
今天,我们就化身“侦探”,基于权威医学资料,为你揭开驱蚊产品的“真面目”,让你和家人安心过夏天。
侦探第一案
谁是真正有效的“驱蚊卫士”?
要说驱蚊,我们得先认识几位真正有实力的“大将军”。它们是经过科学验证,被权威机构推荐的有效驱蚊成分。
驱蚊界的“金标准”:避蚊胺(DEET)
别被“胺”字吓到,它可不是什么可怕的化学武器。避蚊胺已经有70多年的使用历史,是目前公认最有效、作用时间最长的驱蚊成分。它不仅能对付蚊子,对付蜱虫、跳蚤等多种“不速之客”也同样有效。
驱蚊界的“后起之秀”:派卡瑞丁(Picaridin)
派卡瑞丁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化合物,对蚊、蜱和沙蝇有效。它的优点是无色、无味,肤感清爽不油腻,而且不会像避蚊胺那样可能损伤某些塑料或合成纤维衣物。
植物界的“实力派”:柠檬桉油(PMD)
这里的柠檬桉油,特指其有效成分“对-薄荷烷-3,8-二醇(PMD)”。它是从柠檬桉树叶中提取的,对蚊、咬蝇和蚋有效。

IR3535(驱蚊酯):其他有效成分
市面上还能见到,它也被证实具有驱蚊效果,但在作用的广度和持久性上,目前的研究数据还不如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充分。
划重点
购买驱蚊产品时,别只看品牌和宣传语,要学会看“成分表”,同时具备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且包装上应标示相关信息。这是选对产品的第一步。
侦探第二案
避蚊剂不是杀虫剂
像DEET这类驱避剂(Repellent)的工作原理是干扰蚊子的嗅觉系统,而不是直接杀死蚊子。

干扰嗅觉:蚊子依靠其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来探测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皮肤上的挥发物(如乳酸),从而定位目标。
制造“嗅觉屏障”:当DEET涂抹在皮肤上或喷洒在衣物上时,它会挥发并在身体周围形成一个保护性气味层。这种气味会阻断或“迷惑”蚊子的感受器,使它们无法识别你是一个可供叮咬的目标。
蚊子不喜欢这种味道:新的研究也表明,蚊子本身就不喜欢DEET的气味,会主动避开。
简单来说,DEET就像一个“隐形斗篷”,让蚊子找不到你或不想靠近你,但它本身并不能像杀虫剂那样直接攻击蚊子的神经系统并导致其死亡。
侦探第三案
浓度越高越好吗?
很多消费者觉得,要买就买浓度最高的,效果肯定最好。这个想法其实是个误区。
驱蚊剂的浓度,决定的不是驱蚊效果的“强度”,而是“时长”。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保护时间越长。但当浓度达到一个平台期后,再增加浓度,保护时间也不会显著延长了。
避蚊胺(DEET):浓度在10%-35%的产品适用于大多数日常情况。10%的避蚊胺大约能提供2小时的保护,而24%的浓度则能保护约5小时。只有在蚊虫密度极高、或者高温高湿导致驱蚊剂挥发快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使用更高浓度的产品。
如何选择:你需要根据在户外停留的时间来选择合适的浓度。如果只是在小区楼下溜达半小时,低浓度的产品就足够了。但如果要去公园或野外玩上大半天,就需要选择能提供持续保护的高浓度产品。
给儿童和孕妇的特别提示
///
NOCITCE
美国儿科学会等机构认为,按照说明正确使用,DEET对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是安全的。而加拿大相关机构则建议,不要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对于柠檬桉油(PMD),则不建议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可以安全使用DEET,其使用推荐与非妊娠成人相同。此外,宝宝皮肤吸收较快,大量频繁使用含酒精制剂,容易吸收过量,引起毒性反应。若产品中含有薄荷脑/醇、樟脑等成分,2岁以下儿童过量摄入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侦探第四案
如何正确使用“隐形蚊帐”?
在进行公园散步、登山、露营、河边垂钓等户外活动,或身处蚊虫密集的社区、绿化带时,就有必要使用驱蚊剂进行防护。选对了产品,用不对也白搭。正确的使用方法能让驱蚊效果最大化,同时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1
涂抹原则:先将驱蚊剂喷在手掌上,然后再均匀涂抹到脸、脖子、手臂、腿部等所有未被衣物遮盖的皮肤上。不要在衣物覆盖下的皮肤上使用。
2
适量即可:在皮肤上薄薄地涂一层就够了,不是越多越好。
3
避开特殊部位:切勿涂抹在伤口、发炎或过敏的皮肤上。涂抹脸部时,可以先喷在手上,再小心地涂抹在脸上,避开眼、口。
4
注意衣物材质:当穿着薄衣物时,蚊子可能穿透薄衣服叮咬时(例如棉质T恤),喷在衣物上能提供额外保护,但值得一提的是含有DEET(避蚊胺)的驱蚊剂可能会损坏某些合成纤维(如人造丝、氨纶/弹性纤维)材质的衣物,应当避免直接喷在这些衣物上。
5
先防晒,后驱蚊: 如果需要同时使用防晒霜和驱蚊剂,应先涂防晒霜,等待吸收后再涂驱蚊剂。不推荐给儿童使用防晒驱蚊二合一的产品,因为防晒霜需要频繁补涂,这可能导致孩子接触过量的驱蚊成分。
6
给儿童涂抹:大人应先把驱蚊剂喷在自己手上,然后再轻轻涂抹到孩子的皮肤上 。不要让孩子自己涂,以防他们把驱蚊剂弄到眼睛或嘴里。
7
及时清洗:回到室内不再需要防护时,要用肥皂和水将涂抹过驱蚊剂的皮肤清洗干净。
8
对蚊子直接喷洒避蚊剂不是一种有效或推荐的灭蚊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驱赶蚊子,而不是杀死它们。
侦探第五案
那些“看起来很美”的防蚊方法
市面上还有很多听起来很“天然”、很“高科技”的防蚊产品,它们的效果到底如何?
效果存疑或不确定的
植物精油(如香茅醛、肉桂油等):很多研究表明,市面上大多数植物精油类驱蚊产品,其保护效果和持续时间都远不如避蚊胺或派卡瑞丁。香茅醛虽然有一定驱蚊效果,但作用时间很短,需要频繁涂抹。
空间驱蚊器(甲氧苄菊酯):这是一种通过风扇扩散驱蚊蒸汽的小设备。有研究显示它能有效减少一定范围内的蚊子数量和叮咬。但在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仍不应依赖这类产品作为唯一防护。
明确没有效果的
驱蚊手环/腕带:无论里面浸泡了什么驱蚊剂,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已证实:(无论植物精油型还是电子型)对自然状态下的蚊子基本无驱避或杀灭作用。日常外出中若想靠这种手环防蚊,可能需“全身都戴”,但也不现实。

电子驱蚊器(超声波/次声波):宣称能发出蚊子讨厌的声音,但一篇涵盖了10项现场研究的系统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并未对蚊子产生明显行为干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类设备能驱蚊。
口服维生素B1或大蒜:没有任何科学对照研究证实,通过吃维生素或有特殊气味的食物能防止蚊虫叮咬。
结 案 陈 词
面对蚊虫叮咬和疾病传播的风险,选择驱蚊产品,不必焦虑,也无需“谈化学色变”。科学才是我们最可靠的“防护盾”。
记住有效成分: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是首选。
按需选择浓度:根据户外时长决定,并非越高越好。
掌握正确用法:薄涂、避开伤口、先防晒后驱蚊。
避开智商税:驱蚊手环、超声波驱蚊器基本无效。
这个夏天,愿每个人都能成为从容淡定的“驱蚊专家”,在安全舒适中,尽情享受夏日的美好。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 Bohbot JD, Fu L, LE TC, et al. Multiple activities of insect repellents on odorant receptors in mosquitoes. Med Vet Entomol 2011; 25:436.
2. Bohbot JD, Dickens JC. Insect repellents: modulators of mosquito odorant receptor activity. PLoS One 2010; 5:e12138.
3. 2021. "Prevention of Mosquitoborne and Tickborne Infections", Red Book: 2021–2024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David W. Kimberlin, MD, FAAP, Elizabeth D. Barnett, MD, FAAP,Ruth Lynfield, MD, FAAP, Mark H. Sawyer, MD, FAAP.
4. Insect repellents. Med Lett Drugs Ther 2003; 45:41.
5. Schofield S, Tepper M, Gadawski R. Laboratory and Field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Exercise on Performance of Regular and Polymer-Based Deet Repellents. Vector Control 2007; 44:6.
6. Fradin MS, Day JF.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insect repellents against mosquito bites.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7. Katz TM, Miller JH, Hebert AA. Insect repellent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new developments. J Am Acad Dermatol 2008; 58:865.
8.想靠手环驱蚊?可能换来一身包-新华网[EB/OL]. [2025-07-26].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04/c_1123374440.htm?utm_source=chatgpt.com.
9.常见驱蚊法哪种更靠谱? 蚊虫实验室500蚊子测试告诉您_中国江苏网[EB/OL]. [2025-07-26]. https://jsnews.jschina.com.cn/kjwt/201706/t20170605_601155.shtml?utm_source=chatgpt.com.
10.央视调查: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液真的能驱蚊吗?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EB/OL]. [2025-07-2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65923?utm_source=chatgpt.com.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专家介绍
王新宇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
华山医院旅行门诊主诊医师,国际旅行医学学会会员及认证医师,长期从事感染病临床诊治及科普工作,专注于旅行相关传染病和热带病的相关研究。
原标题:《蚊媒传染病高发,哪种驱蚊法更靠谱?终于破案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