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去年银行个贷不良转让增逾六成,“核销即售”模式兴起

adminddos 2025-07-31 21:14:22 2 抢沙发
去年银行个贷不良转让增逾六成,“核销即售”模式兴起摘要: ...

  个人不良贷款正加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搬家”。

  近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发布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国银行业通过银登中心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8万亿元,其中个人不良贷款同比增长64%,占比近七成。

  与此同时,资产包的“面貌”也在发生变化:账龄更短、已核销、未诉讼的个贷成为新趋势。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批量未诉个贷资产,为压缩时间和人力投入,银行开始采用“核销即售”模式,直接转让实现快速出表。

  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抬升

  《报告》显示,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总体平稳,2024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逾3.8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有337家机构在银登中心开设1004个业务账户,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消金公司及多家地方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往年相比,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深度切入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赛道,AMC的布局尤为迅速。

  银登中心目前设有三条不良资产转让通道: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以及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其中个人贷款批量转让独占鳌头。记者统计显示,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额达1583.5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年不良资产成交总额近七成,规模约为单户对公与批量对公业务总和的两倍。

  《报告》称,2024年我国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的一大显著趋势是,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抬升。而这一趋势在2025年得到延续。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量达到742.7亿元,同比增长190.5%。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尤为突出,成交额同比增长达到761%。

  从资产结构看,去年挂牌转让的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账龄缩短的项目比重明显增加;二是拟转让资产多为已核销贷款;三是尚未进入诉讼程序的资产数量不断攀升。一位不良资产行业从业者对记者说,未诉资产占比持续上升,预示催收余地仍大,若策略得当,本金回收率有望提升,“但批量个贷金额小、笔数多,一旦诉诸司法,人力与时间成本将迅速膨胀。”

  记者注意到,《报告》给出的个贷不良借款人的画像呈现以下特点:在授信额度上,借款人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主要集中在30万元以内;在年龄上,主要集中在40至45岁之间;从地域分布看,华东、华南地区占比最高。

  上述分散特征导致个贷不良资产包处置起来较为困难,处置成本往往居高不下,这推动个贷资产包出现“未诉讼、核销即售”的新变化。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银行采取该模式意在绕过动辄数月乃至数年的冗长诉讼,使得不良资产尽快出表,从而释放被占用的信贷资源、加速资金回流,实现坏账的即时变现与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预计将有更多市场参与者加入

  个贷不良资产市场扩张,出让机构间的竞争随之升温。为了吸引买家,转让条件进一步放宽,个贷不良资产包价格继续下滑。《报告》显示,相比2023年,整体折扣率(即实际成交价与资产原值的比率)略有抬升,但价格仍与逾期时间呈反向关系,即逾期越长、价格越低。

  这一趋势在2025年延续。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逾期不足一年的资产折扣率约12.6%,回收率约13.1%;逾期一到两年,折扣率降至6.8%,回收率8.9%;逾期两到三年,折扣率低至4%,回收率5.8%。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消费金融个贷普遍缺少抵押担保,不良资产包低价已成常态;机构定价时主要依据贷款基本属性,逾期越久回收概率越低,打折越多,另外单笔金额高也会影响回款,折扣也更多。

  投资者对借款人的年龄结构也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报告》显示,借款人平均年龄在30至50岁的资产包更受青睐。这一年龄段的借款人通常具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强的还款意愿,因此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回收预期。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资产包单笔金额虽小,但基数庞大,借助规模化催收手段,其本金回收概率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逾期时间是影响资产包价值的重要因素,但2024年投资者对资产逾期时间的偏好差异相对较小。“投资者在评估资产包时,更加注重综合因素的考量,而不仅仅是逾期时间这一单一指标。”上述业内人士称。

  在市场交易机制方面,2024年批量个人业务挂牌时,多数采用多轮竞价方式,平均每笔交易吸引了近5家合格意向受让方。此外,2024年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的一大亮点是参与主体结构的显著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集中度明显下降。

  《报告》指出,2025年银行业仍面临不良资产处置压力,不良资产转让业务有望继续深化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推进,行业有望实现更多突破。预计今年将有更多市场参与者进入这一领域。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