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金融领域“国补”来袭 个人消费贷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迎贴息 行业建议设计产品“精准滴灌”

adminddos 2025-07-31 21:59:42 1 抢沙发
金融领域“国补”来袭 个人消费贷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迎贴息 行业建议设计产品“精准滴灌”摘要: ...

  财联社7月31日讯(记者 高萍)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多位行业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对于有切实消费需求的居民而言,能够有效减轻其信贷负担,而对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则是对服务型消费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体现。

  “国常会部署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行业贷款贴息政策,核心是聚焦‘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供求两端,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来提振消费、激活市场。”一位金融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建议后续金融机构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同时也需要注意确保资金合规使用。

  行业建言对服务业经营主体可按期限给予1-2个百分点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可以视作金融领域的‘国补’。”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这一政策将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对冲外需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结构的长期转型。

  国常会也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国家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此次国常会相关贴息政策为扩大各类消费、发展服务消费的细化落实。”苏筱芮补充道。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通过财政贴息,一方面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一方面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和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适度让利于民。“总之,财政贴息政策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并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该政策对象聚焦‘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供求两端。”一位金融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个人消费需求端,针对购车、家电焕新、文旅消费等大额支出,建议鼓励银行合理设置贷款额度与期限,并通过财政贴息将实际利率压降至3%以下。服务业经营主体供给端,可对餐饮、家政、托育等服务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按贷款期限给予1-2个百分点的贴息。

  资金合规使用受关注 建议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

  另外,国常会还强调,要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苏筱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实施过程中,建议关注具体消费场景,依照消费场景类别做好细则制定,同时强化资金监管类工作,为有资金需求的居民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滴灌”。

  曾刚也称,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控,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严格审核贷款用途,通过合同约定、贷后跟踪等方式,确保贷款真正用于个人消费或服务业经营。配合财政、监管部门做好贴息资金的核查,建立台账记录贷款发放、贴息申请等全流程信息,保障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针对国常会部署的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一位金融业人士认为,对于银行业而言,可精准对接需求,扩大政策覆盖,其中,针对个人消费端,梳理购车、家电、文旅等重点消费场景,设计匹配的贴息贷款产品,明确贴息后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简化申请流程(如线上提交材料、快速审批),降低居民获取信贷的门槛。

  另外,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上述人士表示,聚焦餐饮、家政、托育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动摸排融资需求,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或有扩张计划的企业,提供定向贷款支持,并清晰告知贴息政策细则(如贴息比例、申请条件)。

  今年来金融机构加速落地举措促消费 多机构细化金融支持提振消费“路线图”

  今年来,金融机构加快落地升级相关促消费举措,助力提振消费。多家金融机构人士不久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促消费举措出台后,其所在机构响应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例如,马上消费方面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消费升级需求,马上消费金融推出了“消费升级贷”、“安逸生活贷”、“绿色消费贷”等专门针对消费升级的零售金融产品。

  一位股份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进一步细化了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路线图”,比如,通过“信贷支持+场景优惠+绿色激励”的组合拳,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

  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财联社记者发现,近一个月,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密集发行金融债券。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