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检察院及军事检察官既是军队法治的守护者,也是国防利益的捍卫者,更是军人军属的贴心人。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检察日报》聚焦军事检察院及军检人的故事,展现他们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的法治担当和奉献精神。
七月的雪域高原,很多地方仍然是 " 一天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 的气候。拉萨军事检察院检察官们正行进在前往海拔 4700 米边防某部的路上,大风裹挟的冰晶与沙砾,没有阻却他们前往边防某部开展强边固边司法保障专项活动的步伐。
从拉萨出发,把驻守团级以上单位的边防县城走完,需要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这样的长途跋涉,是拉萨军事检察院检察官的日常工作节奏,正是凭着 "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 的信念,他们为雪域高原官兵筑起一道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固防线。
" 在高原办案没有捷径,唯有用时间和脚步把缺氧的劣势,变成证据扎实的优势。" 这是拉萨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刘林给每一名年轻检察官传输的高原经验。在西藏办案,海拔每增高 1000 米,案卷审查的时间就要增加两小时以上,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对体力消耗的程度会成倍增加。
检察官邓骏伟在办理一起案件时,早上 6 点半起床前往日喀则,返回单位已是半夜 12 点,一天的奔波并没有结束,他在办公室又花费半小时整理案卷材料,确保工作节奏不断线。问他累不累,他笑着说 " 时间不够,精气神来凑 "。的确,在西藏就是这样,今天多干一点,第二天就不会从零开始,效率就会高一点。
近年来,拉萨军事检察院大力弘扬 " 老西藏精神 ",通过高质效办案,深入开展案后治理,及时回应有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也助推了相关单位落实依法治军要求。该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荣立集体三等功两次。
军地检察协作是拉萨军事检察院高质效办案、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该院坚持走边防、进军营,既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又全面收集案件线索,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军人合法权益,及时、高效、全面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
" 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作为边防军人,我会将这份恩情化作我卫国戍边的强大动力 ……"2024 年 5 月,在拉萨军事检察院和萨迦县检察院向驻藏某部现役军人蔡某发放赔偿款时,蔡某感谢道。该案缘于拉萨军事检察院与地方检察院联合开展普法宣传进军营活动中,检察官发现驻藏某部队军人蔡某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线索后,立即启动军地检察协作机制,自治区、市、县三级检察院组成办案组共同办理。
2022 年 4 月,蔡某乘车途中与吴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导致蔡某受伤,经交警认定吴某承担全部责任。经鉴定,蔡某两处伤情被评定为十级伤残等级。吴某驾驶的车辆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强制保险及商业保险,且在承保范围内。事发以来,蔡某多次持伤情鉴定与吴某和某保险公司沟通理赔,均被拒绝。得知此事后,军地检察机关人员先后深入多地了解蔡某诉求及病情,调取病历、伤情鉴定、诊疗票据等证据,核实拒不理赔有关事实。
为尽快解决赔偿事宜,办案组采取 " 支持起诉 + 调解 " 的化解方法,一方面协调萨迦县司法局指派律师为蔡某提供法律援助,并依法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另一方面加强与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的沟通协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调解。2024 年 5 月 22 日,蔡某收到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 13 万余元。
拉萨军事检察院不断推动司法救助工作提质增效,彰显了聚兵心、暖人心的检察担当。2024 年 7 月,在四川省荣县检察院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被救助人吴某某等人收到拉萨军事检察院发放的国家司法救助金。
朱某原系驻藏某部现役军人,四川荣县人,2018 年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朱某系家中独子,父母及其妻子吴某某均无固定收入,还有一个未成年女儿需要抚养。2024 年 3 月,因家庭经济困难,吴某某向拉萨军事检察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拉萨军事检察院受理后,即与吴某某户籍所在地荣县检察院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派员赴吴某某经常居住地调查核实其生活现状,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召开座谈会了解相关情况,在朱某女儿上学、父母就医等方面达成多元化救助共识。经拉萨军事检察院审查后认定,吴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应当予以救助。2024 年 7 月 4 日,拉萨军事检察院联合荣县检察院为吴某某等人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年来,拉萨军事检察院不断加强与地方检察机关协作,充分利用地方检察机关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结合军地优势条件,用真心真情帮助被救助人走出生活困境,充分展现了军地检察机关关心困难群众、关爱军人家属的责任担当。
检察官们用缺氧不缺精神的执着,在平均海拔 4000 米的土地上践行着 "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 的承诺。他们的足迹印在冰川融水浸润的草场上,他们的声音回荡在经幡飘动的山谷间,他们的坚守让法治的阳光照亮大地边关。

2025 年 4 月,西宁军事检察院联合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检察院开展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公益诉讼 " 回头看 "。
在青海这片热土上,西宁军事检察院检察官始终恪守奉献精神,默默守护驻高原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为依法治军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2022 年新春佳节,西宁军事检察院检察官张烨拨通被救助人王某的电话送上祝福,王某一边送上新年祝福,一边感谢检察院的倾力相助。" 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军事检察机关的职责和使命,这是我们每一名军检人应该做的。" 张烨说。
原来,王某是驻港部队一名战士的父亲,同时也是一起合同诈骗案的被害人。该案致王某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他和妻子均身患重病,需要支付大额医药费。驻港部队某部了解情况后向西宁军事检察院来函请求法律援助。
张烨收到函件后,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及时对接青海省检察院,军地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了调查核实工作,积极奔走在驻港部队、被害人和地方检察机关之间,协助调取证据、安抚被害人情绪。青海省检察院审查认为,王某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该院特事特办,仅用 2 天就将司法救助金发放到了被害人王某手中。
在日常办案中,西宁军事检察院检察官始终恪守 " 铁案 " 标准确保案件精益求精,以细致审查筑牢证据链条。在监察机关移送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坚称自己被冤枉,拒不认罪。受案后,该院检察官反复阅卷核实证据材料,商请监察机关补充证据,多次赴看守所讯问,将释法说理作为重点,一次又一次耐心驳斥犯罪嫌疑人毫无根据的狡辩。最终,在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
" 证人之间的证言存在矛盾,调取的书证不全,司法鉴定意见对被害人提出的受伤部位未作说明 ……"2023 年 9 月,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张烨向侦查人员逐个分析取证瑕疵,每一条补证意见都写得清晰明了。2024 年,张烨审查起诉的一起刑事案件在全军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活动中被评为优质案件,制发的一份检察建议被评为优秀检察建议。
在法治宣讲方面,西宁军事检察院倾力服务官兵,把法治课堂搬到训练场、哨所旁,以法治护航强军征程。
" 我前几年购买的商品房,合同约定今年 4 月就能拿到房本,但开发商迟迟没有履行,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在该院送法进军营活动中,武警青海总队海北支队战士小李问道。
" 如果合同约定开发商今年 4 月办理并交付不动产权证,那么时至今天已经违约,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开发商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 西宁军事检察院检察官认真向官兵解答涉法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近年来,西宁军事检察院法律服务小分队上高原、下基层,送法到一线部队,先后帮助官兵解答涉法问题 1000 余条,帮助百余名官兵和军属解决了涉法纠纷。有战士说,自己的小抽屉里收藏着一张西宁军事检察院的 " 检察名片 ",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检察官暖暖的答复。而这名战士所属部队送来的绣着 " 公正司法彰显正义,担当有为情系官兵 " 字样的锦旗也悬挂在西宁军事检察院的会议室里,这是部队官兵对该院检察官悉心解答法律问题、秉公执法的深深敬意。
" 国防光缆关系国防信息传输,咱们军民可得同心,保护好它。" 在一户村民家中,西宁军事检察院检察官与地方检察院检察官上门讲解维护国防光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024 年,西宁军事检察院接到某部队通报,称该部队的国防光缆警示牌遭到破坏,周边随意堆放着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部队光缆路由探测、巡检巡修和国防通信安全。该院实地调查后,及时将线索移送西宁市湟中区检察院。军地检察机关共赴部队和光缆路段实地固定证据,会同地方检察机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上门讲解政策和法规,并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许多群众自发配合部队修葺了线杆基座,重置了警示牌,清理了生活垃圾,国防光缆终于得到了全面修复和保护。
" 法律咨询台 " 是边疆哨所最热闹的地方
深夜的西北边陲,大风裹挟沙砾敲打着某边疆哨所的窗户,连队学习室里却灯火通明。此刻,军士小王手握电话听筒,随着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检察官杨改革的一番讲解,小王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 杨检察官,家里的事情压了我好久,今天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 小王哽咽着说。

2025 年 5 月,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检察官赴西北边疆哨所开展法治服务。
今年 5 月,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开展 " 法护边疆,情暖兵心 " 送法进军营活动,一支由军事检察官组成的 " 检察服务小分队 ",蹚戈壁、冒风雪,深入边陲腹地多个哨所,将专业、务实、贴心的法律服务送到戍边官兵心坎上,赢得边防官兵的赞誉。
边疆的安宁系于军人,军人的牵挂系于后方。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驻守祖国边疆,每一名检察官都热爱新疆这片热土,为边防官兵当好法治后盾、解决后顾之忧,早已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次赴边送法,检察官身上背负的,不仅有厚厚的法律书籍,更有解决官兵急难愁盼的执着与坚守。
军士小王来自四川。前不久,小王家的木质房屋因邻居小孩玩火被焚毁了一部分,家人还在救火中受了伤,但邻居不愿赔偿,两家因此产生矛盾。家人的焦虑让远在边疆的小王寝食难安。一边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职责,一边又牵挂着家人的遭遇,小王深感无力。就在此时," 检察服务小分队 " 来到小王所在的哨所,小王向前来开展法治服务的杨改革倾诉了烦恼。
" 家里人应立即报警、固定财产损失和伤情证据、申请村委会调解、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 作为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杨改革耐心倾听后,帮助小王分析了这场纠纷的性质。
" 原来有这么多途径可以解决,在法律上我家是占理的。" 小王的眼神明亮了许多。杨改革向该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建议协调启动涉军维权绿色通道。
" 杨检察官不仅讲清了法理,还教会了方法,更让我感受到组织的力量。这件事终于能放下了。" 小王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另一个哨所,军士小李正在为即将退役回乡可能产生的创业法律风险而担忧。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检察官文力结合民法典和退役军人保障法,用创业案例给小李上了一堂 " 避坑指南课 ",重点分析了合同签订、股权分配、债务风险等注意事项,并提醒小李不要轻易尝试不擅长、不熟悉的行业。" 文力检察官讲的都是我们退役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例,非常实用。" 小李认真地将法律知识要点记满了笔记本。
针对官兵普遍关心的民间借贷纠纷、婚姻财产保护、正当防卫认定等问题,检察官们融入案例,生动地给官兵进行讲解。同时,该院还把近年来 12309 军事检察服务热线解答的官兵涉法涉诉问题,印成《你问 " 检 " 答》小手册供官兵学习参考。
多年来,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的普法之路绵延 2000 余公里,帐篷里、哨位旁,甚至是执勤间隙,官兵们都可以随时拉着检察官聊上几句。一个个具体问题得到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一份份法律服务手册被分发到官兵手中,小小的 " 法律咨询台 " 成了边疆哨所最热闹的地方。
" 边疆哨所常年风沙肆虐,条件艰苦,部队驻地大多偏远荒凉,生活单调。官兵的困难不能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戍边,是我们军事检察官服务强军兴军事业的应有之义。" 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说。
每一次法治服务途中,历经的风沙凛冽与骄阳炙烤早已成为常态,经常让检察官们嘴唇干裂、皮肤黝黑,但看到官兵释怀的笑容和戍边守防的身姿,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动力。" 法护边疆,情暖兵心 ",是生动的法治宣讲,更是深入兵心的生动实践,也是乌鲁木齐军事检察院一代代检察人扎根边陲、传递法治温度的延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