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美铜关税落地 铜市情绪偏弱
1、宏观。海外方面,特朗普政府宣布自8月1日关税不再延期,导致市场存在一定避险情绪,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明紧暗松,不少经济体(含欧盟、日韩、部分东南亚国家等)被动接受加征关税,与中方谈判预计将在8月12日知晓最终结果。另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不再敏感,7月不降息和9月降息在预期之内。国内方面,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问题,市场对本次会议是否释放供给侧改革2.0的信号保持高度关注,“反内卷”政策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期货市场部分品种交易的主要逻辑;不过在月底重要会议上反内卷政策聚焦有所弱化。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国内TC报价止住下跌之势但仍处在低位,表明铜精矿紧张情绪始终未能缓解,成为当前基本面的强支撑因素之一。精铜产量方面,国内7月电解铜产量117.43万吨,环比增加3.47%,同比增加14.21%,累计同比增加11.82%;8月电解铜预估产量116.83万吨,环比下降0.5%,同比增加15.3%,虽然冶炼整体维系亏损态势,但产量预期降幅不大。进口方面,国内6月精铜净进口同比增加72.85%至21.15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0.73%;6月废铜进口量环比下降1.06%至18.32万金属吨,同比增加8.06%,累计同比下降0.5%。库存方面来看,截止8月1日全球铜显性库存较6月末统计增加10.1万吨至57.8万吨,其中LME库存增加51125吨至141750吨;Comex库存增加43973吨至235579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月度下降0.68万吨至11.93万吨,保税区库存增加1.27万吨至8.11万吨。需求方面,淡季期间,终端订单出现放缓,加工端采购节奏维系刚需。
3、观点。7月,美政府关税卷土重来担忧、美铜加征50%进口关税预期以及国内反内卷交易,使得资金再度关注到周期品种,虽然铜不是最为受益的品种,但也导致铜价易涨难跌,不过结局投资者也能感受到,随着美精炼铜不加征关税导致美铜暴跌和国内反内卷交易的弱化,市场情绪偏弱和铜价偏弱的走势。进入8月份,我认为,宏观风险要关注上旬中美谈判的结果,以及美精炼铜不加征关税下市场对美铜后市的看法(是否存在美铜持续偏弱,导致库存重新外迁风险),市场也可能先行消化淡季下基本面积累的矛盾(LME和国内社会库存累库),价格可能维系偏弱走势;随着铜价走弱,金九旺季预期逐渐到来下,可能再次刺激下游采购和补库,也就是市场节奏可能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内外价差也可能在这一阶段最终迎来修正,预计国内价格波动区间在75000~80000元/吨之间。
镍&:跟随行情 震荡运行
1、供给:周度印尼红土镍矿1.2%下跌0.2美元/湿吨至24.8美元/湿吨,1.6%维持52.1美元/湿吨;印尼镍矿升贴水下跌1美元/湿吨至24美元/湿吨,菲律宾镍矿1.5%维持7美元/湿吨;镍铁市场表现冷清,成交价格重心小幅上移;中间品现货价格小幅下跌,市场活跃度维持。8月预计精炼镍产量环比增加2%至33000吨;硫酸镍产量环比下降3%至28349镍吨。
2、需求:不锈钢方面,仓单库存环比减少429吨至10.3万吨;全国主流市场不锈钢89仓库口径社会总库存周环比减少0.7万吨至111.1万吨,其中300系环比增加0.7万吨至67.7万吨;2025年7月国内43家不锈钢厂粗钢预估产量323.02万吨,月环比减少6.14万吨,减幅1.87%,同比减少2.36%,其中:200系95.6万吨,300系170.82万吨,400系56.6万吨。8月排产330.41万吨,月环比增加2.29%,同比减少1.64%,其中:200系96.2万吨,300系175.98万吨,400系58.23万吨;原料价格表现平稳,成品价格波动较大;据产业在线最新发布的三大白电排产报告显示,2025年8月空冰洗排产合计总量共计2697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4.9%。新能源方面, 8月预计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加5%至76160吨;8月预计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3%至70750吨,周度三元材料库存环比减少53吨至16499吨。周度电芯产量环比减少0.5%至22.57Wh,其中铁锂环比增加0.5%至15.66GWh,三元环比减少2.7%至6.91GWh。据乘联会,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新能源批发51.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12%;零售53.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12%;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4.9%;新能源厂家批发渗透率53.6%。
3、库存:周内LME库存增加5160吨至209082吨;库存减少331吨至21374吨,社会库存减少795吨至39486吨,保税区库存增加500吨至5200吨。
4、观点:镍矿方面,镍矿内贸价格小幅下跌,印尼镍矿升水小幅下跌。不锈钢方面,原料价格表现分化,镍铁成交价格重心上移至920元/镍点,前期生产放缓叠加价格走强带动库存环比小幅下降,8月粗钢产量环比有增。一级镍方面,周度国内库存小幅下降,8月产量预计环比增加2%至3.3万吨。综合来看,短期镍价和不锈钢价格受到市场情绪影响走弱,基本面整体变化不大,下方镍铁和中间品价格支撑,上方需求压制,仍呈现震荡运行。
&电解铝&铝合金:预期退潮,上下转向
7月氧化铝期货震荡走高,截至31日主力收至3222元/吨,月度涨幅7.9%。震荡偏弱,月内主力收至20510元/吨,月度跌幅0.3%。铝合金震荡偏强,月内主力收至19950元/吨,月度涨幅4%。
1.供给:据SMM,预计7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运行产能增至8827万吨,产量750万吨,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4.6%;山东企业完成常规检修后回归正常开工,河南、山西及广西开工持稳,整体开工延续回升;7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持稳在4383万吨,产量373万吨,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1.3%,合金端累库后上游铸锭量增加,铝水比小幅回落至74%。供给维持高稳,广西年产5万吨技改项目即将投产,云南第二批置换项目投产。
2.需求:淡季下游回归刚需节奏,淡季开工下调幅度收敛。7月铝下游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58.7%,环比6月下滑1.3%。其中铝板带开工率下滑1.9%至63.3%,铝箔开工率下滑0.86%至69.5%,铝型材开工率下滑3%至50%,铝线缆开工率下滑1.34%至61.8%。铝棒加工费河南下调50元/吨,其他地区上调50-230元/吨;铝杆加工费广东持稳,山东下调100元/吨,河南内蒙上调100元/吨。
3.库存:交易所库存方面,7月氧化铝去库1.14万吨至6015吨;沪铝累库2.15万吨至11.58万吨;LME累库10.41万吨至46.1万吨。社会库存方面,氧化铝月度累库2.24万吨至4.8万吨;铝锭月度累库7.6万吨至54.4万吨;铝棒月度去库0.65万吨至14.7万吨。
- 观点:8月几内亚铝矿出口政策放松,顺达、阿鲁法矿权回归后,供给预期增加,随着河北广西氧化铝新增投产落地叠加印尼进口冲击,氧化铝过剩压力加码。电解铝云南置换产能投产铸锭量继续攀升、累库或将延续,铝价重心存在下压力,至金九旺季前夕,下游备货有望逐步启动。铝合金淡季跟随沪铝逻辑有望转为2511旺季价差修复预期,8月铝产业供需边际偏强格局有望由上游转为下游,存在AL2511-AD2511价差收敛及AL2509-AO2509价差走扩机会。关注氧化铝反内卷政策进程和铝锭累库周期。
&多晶硅:宏微博弈,高位支撑
7月工业硅期货震荡偏强,截至31日主力2509收于8860元/吨,月度涨幅9.18%;多晶硅期货震荡走高,月内主力2509收于49130元/吨,月度涨幅46.5%。现货持续修复,百川参考价格9592元/吨,其中不通氧553#上调350元/吨至8700元/吨,通氧553#上调950元/吨至9300元/吨,421#上调1250元/吨至9750元/吨。多晶硅P型月度上涨4800元/吨至3.5万元/吨,N型月度上涨1.18万元/吨至4.58万元/吨。
1.供给:据百川,预计7月国内工业硅产量35.28万吨,同比下滑24%,环比增加6.6%。月度开炉数增加47台至262台,开炉率上涨5.9%至32.9%。西北地区,新疆大厂月内新开10台矿热炉,青海新开2台,甘肃、宁夏各关停1台;西南地区,云南新启27台矿热炉,四川新启10台,重庆新启1台。其他地区,内蒙新开1台,湖南及广西各停1台。
2.需求:7月多晶硅产量增加0.94万吨至10.57万吨,同比下滑26%,环比增加9.8%。7月DMC产量增加2.05万吨至20.74万吨,同比增34.2%,环比增长11%。反内卷政策定调下,企业不能低于成本最低位报价,新产能投放停滞但积压库存未出现规模去化。下游硅片库存回落后,企业开始接受涨价并入场采购。有机硅山东大厂突发情况进入停车检修,单体厂整体供应量延续缩减。因前期持续低价,整体预售订单较多,并且近期受上游提振,以及下游买涨不买跌的综合影响下,采购量延续边际好转,单体厂库存减压。
3.库存:交易所方面,7月工业硅整体去库0.9万吨至25.3万吨,多晶硅累库1.41万吨至9.21万吨。社库方面,7月工业硅累库5400吨至44.29万吨,其中厂库累库5900吨至27.14万吨;黄埔港持稳在5.5万吨,天津港持稳在6.8万吨,昆明港去库500吨至4.85万吨。多晶硅月度累库0.56万吨至27.54吨。
- 观点:8月工业硅将以电价补贴取消后成本为基准,西南复产成为边际驱动项,整体重心或小幅抬升,同时存在低预期后大幅下压可能。多晶硅政策预期见顶、估值出现瓶颈,市场关注转向产业供应压力和需求弱态结构,现货锚定成本定价,期货中枢跟随高品仓单溢价,产能整合动态消息给予盘面阶段升水。在多晶硅产能集中整合和工业硅西南复产节奏中,持续跟踪空SI多PS机会。重点关注政策落地情况,警惕产能收储或电价改革延迟,多头情绪下的退潮踩踏风险。
:市场情绪或消退 而供应扰动担忧仍未落地
1、供给:周度产量环比减少1362吨至17268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比增加1360吨至10624吨,锂云母提锂环比减少1850吨至3265吨,盐湖提锂环比减少815吨至2032吨,回收料提锂环比减少57吨至1347吨;8月预计碳酸锂产量环比增加3.3%至84200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比增加6970吨至51780吨,锂云母提锂环比减少3100吨至14900吨,盐湖提锂环比下降2320吨至10020吨,回收提锂环比增加1120吨至7500吨;氢氧化锂产量环比下降5%至23820吨;六氟磷酸锂产量环比增加6%至20220吨。
2、需求:周度三元材料库存环比减少53吨至16499吨,周度磷酸铁锂库存环比减少1206吨至93672吨。8月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加5%至76160吨;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3%至70750吨;磷酸铁锂产量环比增加7%至311400吨。周度电芯产量环比减少0.5%至22.57Wh,其中铁锂环比增加0.5%至15.66GWh,三元环比减少2.7%至6.91GWh。据乘联会,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新能源批发51.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12%;零售53.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3%,较上月同期下降12%;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4.9%;新能源厂家批发渗透率53.6%。
3、库存:周度库存环比下降1444吨至141726吨,其中下游环比增加3073吨至45888吨,中间环节环比减少1090吨至43880吨,上游环比减少3427吨至141726吨。
4、观点: 市场情绪回落,周度锂盐价格跟随快速回落。8月供需平衡或进一步收窄,周度产量延续放缓,但随着价格反弹,预计8月供应环比仍小有增加3%至8.42万吨,而8月两大正极材料耗锂预计环比增加8%至8.6万吨LCE。社会库存方面目前出现子5月底以来首次去库,但仍有约14.2万吨。从目前市场来看,情绪的退坡后,市场聚焦重心集中于枧下窝是否会停产的不确定性,同时仓单库存集中去库后有一定回流,但总量维持低位。而远期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澳矿企业相继披露财报,多家企业产销环增,海外锂矿供给维持稳定充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