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合营厨房”剑指“幽灵外卖”,京东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adminddos 2025-08-04 18:42:14 1 抢沙发
“合营厨房”剑指“幽灵外卖”,京东在下一盘什么“大棋”?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 野马财经

  作者 |赵   晴

  让“招牌菜品”走向规模化销售!

  “感谢全国餐饮商家、厨师超乎想象的热情响应!在报名信息中,我们真切的看到了中小餐饮商家难以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的痛点,看到了个体厨师怀揣菜谱秘方却难以传承发扬的遗憾。”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一周,收到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6.6万份报名信息后,七鲜小厨一边感谢,一边表示,将尽快公布“菜品合伙人”选拔机制,通过全国大赛为消费者选出“冠军配方”,让1000道招牌菜香飘千万家。

  七鲜小厨是京东旗下最新推出的“合营厨房”。之所以叫“合营”,与其运营模式有关,其主要面向品牌餐厅、个体厨师招募“菜品合伙人”,一起研发优质菜品配方后,将菜品上线到七鲜小厨,通过七鲜小厨的线下门店,将“高品质外卖”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7月22日,七鲜小厨线下首店在北京东城区正式落地,这种主打“现炒现做、拒绝预制菜”,以透明厨房和可溯源食材为核心卖点的新业态,引发了外界巨大关注。公开报道显示,七鲜小厨首店开业首周,日均订单超1000单,3日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其流量辐射带动周边3公里商圈数千餐厅总体订单环比增长12%。

  图源:公众号“京东黑板报”

  就在首店开业当天,七鲜小厨同步启动了“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将花费10亿元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合伙人仅需提供菜品配方并合作研发,由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七鲜小厨承担现炒制作及严格品控。包括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在内的多家知名餐饮品牌,已报名成为首批候选合伙人。

  “合伙人大厨配方×七鲜小厨现炒现做”,枪口瞄准的正是外卖行业长久以来的痼疾——幽灵外卖。

  创新供应链模式

  七鲜小厨“火了”

  “肉是真的不少,而且吃得出来是新鲜厚切的,炒得嫩嫩的,不像很多外卖那种拼拼凑凑的边角料;按照原价33.8元来说,牛肉也是比较多的水平,券后18这个肉品可以说是惊喜了。”一位消费者在七鲜小厨下单“小炒牛肉饭”后,在“小红书”上晒出了评价。

  这份券后18.99元的外卖,在博主看来,菜不重油,比较健康;辣度适中,恰到好处;米饭粒粒分明,不粘不塌。帖子下方的评论中,也出现网友对于牛肉分量的惊呼,以及对“北京哪里有”的求问。

  虽然没有堂食位置,但在开业首周,位于北京东城区长保大厦写字楼一楼西侧,使用炒菜的七鲜小厨首店,还是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好奇的探店者。

  门店里,穿着蓝色工装的“厨师”们,将干净的菜品倒进锅里,只需要按一下开关,一键“启动”后,倒油、下蒜、放肉、加辣椒,每个步骤自有机器人“掐着秒”来计算,直至成品完工后,再由“厨师”将其倒出,分装、打包一气呵成。有的被外卖骑手取走,有的被门店附近的消费者自提带走。

  事实上,早在6月17日一次小范围的内部媒体沟通会上,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就说过,一个月后,京东外卖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并期待这种商业模式能够让消费者买到高性价比且安全的食品。一个月后,就在国家监管总局约谈各大外卖平台,叫停“内卷式”价格战的档口,七鲜小厨横空出世,印证了刘强东前面所说的话。

  今年以来,京东接连入局酒旅、外卖行业,引发外界巨大关注。谈及切入这些领域背后的逻辑,刘强东曾表示,“京东所有的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七鲜小厨也是如此,其业务负责人刘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这可能是餐饮外卖市场15年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

  传统餐饮本是重资产的模式,房租、水电、人工、食材成本,样样要钱。当传统餐饮对于成本底线的要求,与外卖平台、消费者对于低价的要求产生冲突的时候,受伤的又往往是作为产品和服务主要提供者的商家。

  过去一段时间的外卖“价格大战”中,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甚至直言,“商家不参加补贴活动就没有流量,顾客看不到你,当然就不可能有订单。而被迫参加了,来的又是赔本赚呦喝的羊毛单,员工快累趴了,餐厅也快赔干了。”

  七鲜小厨的“合营模式”,却为商家提供了“轻资产”运营的可能。不管是房租、水电,还是人工、食材成本,甚至于订单配送,京东都“一条龙”全包了。作为“菜品合伙人”的商家,只需要交出菜品配方,以及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打磨菜品的口味和品质上,就可以“躺着赚钱”,拿到100万元的保底分成,外加上不封顶的销售提成。尤其是对于一些夫妻老婆店来说,这显然比自己开店要省心多了。

  招牌菜品,走向规模化销售

  随着七鲜小厨的爆火,一个许多人担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京东通过供应链的巨大优势,将品质外卖的价格“打下来”之后,是否会抢走传统餐厅的生意,导致后者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

  本质上,七鲜小厨的“菜品合伙人”计划,就是一场“三毛五理论”的深刻实践。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消息,京东投入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要在3年内在全国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品质餐厅摆脱经营压力实现规模化销售,获得增量增长。

  对于本小利微的夫妻老婆店来说,如果能成为七鲜小厨的“菜品合伙人”,随着七鲜小厨未来门店开遍全国各地,只要菜品受到欢迎,所能拿到的收益自然远胜自己开店所得。尤其是,对一些怀揣菜谱秘方的个体厨师来说,通过七鲜小厨的“合营模式”,一方面将自己的“知识产权”变现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也能够将传承下来的经典菜谱发扬光大。

  对于传统餐厅来说,也是类似的道理。一家餐厅,能够接待的客流有限,想要获取更多的收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开门店,但这又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支出,以及未来可能因为新开门店经营不善而带来的损失。中小餐饮商家的连锁化规模化经营,也因此成为痛点。现在,京东通过供应链创新的方式,帮传统餐厅省下了这笔开新店的成本,而餐厅只需要在菜品配方上做出贡献,就可以享受到未来遍布全国的七鲜小厨门店带来的菜品销售分成。

  某种程度上,这也就相当于传统餐厅只需要付出菜品配方,可以不用花费现金就在未来三年在全国开出1万家分店。这也无怪乎,“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一经推出,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这些知名的餐饮品牌,就已经争相加入。

  传统餐厅当然也可以继续经营自身原本就拥有的门店,也可以按照自己原定的拓店计划继续进行扩张。一方面,有了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打底,传统餐厅本身的营收、利润状况将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改善;另一方面,许多餐厅的招牌菜原本可能仅闻名于本地,借助1万家七鲜小厨的“免费广告”,其招牌菜也会在更广阔的地区范围内为人所知,当其在某地新开门店的时候,也省去了“培养顾客”的成本,直接就能收获一批“熟客”。

  目前,七鲜小厨实际运营的时间还不够长,门店也仅开出首店。不过,从公开报道来看,就东城区这么一家300平左右的门店,上线一周,已经带动了周边3公里商圈内数千家餐厅的订单量,整体环比增长12%,实现了区域餐饮共赢。若能保持这种趋势,随着1万家门店逐一落地,其带动商圈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视。

  低价也能优质,淘汰“幽灵外卖”

  事实上,七鲜小厨所宣战的对象,一开始就已经明确,是“幽灵外卖”。

  外卖平台上一些门店的菜品,看起来色香味俱全,令人胃口大开。但实际上,该线上门店可能根本没有线下门店,更不用说堂食。“我甚至愿意称之为‘鬼神外卖’”,一位外卖骑手在自己录制的短视频中表示,这种“幽灵外卖”别说消费者不知道在哪里,就连外卖骑手都找不到在哪里,取餐时必须给商家打电话,跟着指示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好一通绕路才可能找到。等取完餐后,外卖骑手想要原路返回可能都找不到路。

  这还不是“幽灵外卖”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一面,某种程度上,其甚至可以称之为“毒外卖”。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国民快餐品牌“杨铭宇黄焖鸡”,后厨“僵尸肉”“隔夜菜”触目惊心,隔夜牛肉用色素“整容”,剩菜回收冲洗后直接再售,生肉堆放在垃圾桶旁徒手处理......而藏在居民楼黑作坊里的“幽灵外卖”,其生产环境的“脏乱差”程度,食材的不新鲜、不卫生程度,甚至犹有过之。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看不见厨房,但吃到肚子里的却全是风险。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4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1250亿元攀升至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8%,外卖对整体餐饮行业的渗透率从4%增长至26%,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外卖服务已成为超半数中国网民日常生活的刚需。

  七鲜小厨通过对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对于潜在可能成为“菜品合伙人”的商家来说,多了一条轻资产、低风险创收的新路;对于广大的消费者群体来说,则意味着可以点到的“质优价廉”外卖的阵营,正在壮大。

  借助京东长久以来在供应链上积累的巨大优势,叠加七鲜小厨门店未来全国铺开后的规模效应,首先从食材上,七鲜小厨能够以相对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加新鲜、卫生的食材;其次借助于炒菜机器人,又将单位人工的产出放大到极致。至于消费者点外卖时极为关心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从食材源头到出餐的整个过程,依托于京东的科技能力,可以做到全程溯源;同时,菜品的制作过程,还有摄像头盯着后厨直播,也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可能存在的猫腻。

  “‘幽灵外卖’之所以能做到低价,首先是店面成本低甚至没有,并且使用了低品质的低价食材、劣质油,将菜品的成本压低到了极致,这才获得价格上的优势,获得了一些价格敏感型的消费群体。”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七鲜小厨提供了一种与商家、消费者“共赢”理想模式,其对于饭菜卫生、安全、口味等各方面的要求标准是比较高的,在这种“高标准”下还要做到低价,是非常不容易的。七鲜小厨现在的模式当然是好的,同等价位下,与“幽灵外卖”相比,消费者自然还是愿意选择更为安全、卫生、美味的菜品。但在“高标准”的压力下,七鲜小厨的模式能否持续,也需要在未来持续开店的运营实践中去进一步证明。

  相比于整个万亿级别规模的外卖市场,七鲜小厨即便达成目前规划的1万家开店目标,所能服务到的人群也依然有限。但对于其淘汰“幽灵外卖”,为覆盖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美味价廉的饭菜来讲,又将是一件“功莫大焉”的良善之举。在张毅看来,如果想要解决“幽灵外卖”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更为严格的经营许可、准入机制、处罚机制,从而加大“幽灵外卖”的合规成本,使其不敢逾越雷池。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