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险报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来,“反内卷”成为各行业共识。
近期,多地行业协会和银行机构密集发声,整治存贷、债券承销等领域“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01
涉及银行存贷与债券承销
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工作,被业内视为打响银行业“反内卷”第一枪。
此后,安徽、宁夏、浙江等地行业协会相继倡议强化自律,营造优质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
目前银行业“内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出于风险偏好等原因,银行信贷资源集中投放至大型企业、政府平台、部分热门新兴产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在零售等领域降低利率打‘价格战’,但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激烈的揽储竞争推高负债成本,导致净息差持续收窄、盈利能力下滑。”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张丽表示。
“以贷款为例,不只是利率,还有贷款期限、抵质押要求,银行机构以更优惠的条件来撬动客户。”西部地区一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补充道。
债券业务是“反内卷”重要领域。
今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文件,要求债券发行人、承销机构不得事先约定发行利率,不得以“返费”等手段扭曲市场价格,不得以代持、互持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债券承销领域近年来竞争加剧,部分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衍生出多种扰乱市场秩序的乱象,突出表现在“价格战”与恶性低价竞争、定价机制扭曲与非市场化干预、簿记建档过程违规操作、“拼盘投资”与利益输送、信息披露不透明与利益冲突等。
02
合力推进“反内卷”
业内人士认为,“内卷”现象源自有效需求不足、利率中枢下降等客观市场环境,叠加部分银行仍存在规模和速度情结,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这不仅侵蚀银行业利润,更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对此,行业、机构正在形成合力,推进“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
前述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的专题会议明确,广东银行业拟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1”即监管部门出台综合整治“内卷式”负面清单,“3”即公会制定出台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即相关业务领域内的反“内卷式”竞争行业自律举措。
银行机构亦有动作。
7月30日,中国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明确,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在债券承销领域,7月,广发银行债券承销项目的700元“地板价”中标债券承销费引发市场关注。
随后,交易商协会迅速启动自律调查,并于7月末发布通知,明确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商应建立健全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综合评估项目成本、合理确定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发行人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置比选评分指标,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同时,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违规行为投诉举报。
董希淼表示,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债券承销业务从“价格内卷”回归“价值服务”。
张丽建议,行业层面要避免盲目扩张,考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或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等方向,明确发展战略,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研发投入,开发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
董希淼分析认为,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鼓励商业银行更加专注小微企业、“三农”主体服务。行业协会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和引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