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 8 月 6 日电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 · 达菲近日将宣布,美国将加快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计划。这是达菲今年被任命为代理局长以来主导的首项重大举措。
美航天局近来面临遭美国政府削减科研预算、缩减科研项目和裁员的窘境。此外,这项计划还有多种技术难题待解,也尚不明确将依靠哪家企业发射核反应堆。美国为何计划在月球上建造核反应堆?这项计划的实施前景如何?

5 月 27 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 星舰 " 在得克萨斯州实施第九次试飞。新华社 / 美联
据媒体披露的一份达菲的指令,加快在月球表面建造反应堆的计划有助于推进美国月球探索任务。该计划将明确为美航天局此前构想的月球核反应堆项目设定具体时间表,目标是在 2030 年前完成一座 100 千瓦级核反应堆的发射与部署。该指令还要求美航天局在 60 天内征询业界意见,并指定负责人统筹推进项目。美航天局正在寻找有能力在 2030 年前发射核反应堆的企业。

美国交通部长兼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 · 达菲。新华 / 美联
达菲 5 日表示,尽管太阳能将在月球部分关键位置发挥作用,但核裂变技术对未来深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美国已在该领域投入数亿美元进行研发。
美航天局此前表示,正与美能源部和工业界合作,研发一套 40 千瓦级月球表面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于本世纪 30 年代初期在月球部署。核裂变发电系统能够提供充足且持续的电力,不易受月球和火星环境条件的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加快建设月球核能系统,意在为未来长期载人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奠定能源基础,同时在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占据先机。
为月球设计的核反应堆需要适应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环境,月球上没有大气层,还存在极端温差以及长时间的昼夜交替。
不同于可能受月球长达两周黑夜影响而无法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组,基于裂变的核反应堆能持续、可靠地提供电力,以支持居住区、生命维持系统、科学实验,以及采矿和燃料生产等工业操作。

这是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 2025 年 5 月 30 日 15 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英国萨里大学空间应用、探索与仪器学高级讲师林成宇(音译)的话报道,即使是为少量宇航员建立一个较简单的月球基地,也需要兆瓦级的发电能力。仅靠太阳能和电池并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他说,核反应堆是 " 是理想且必然的 "。
事实上,美航天局已在 " 旅行者 " 号和 " 好奇 " 号等深空探测器中应用了核能技术,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技术在太空中的可行性。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莱昂内尔 · 威尔逊表示,目前已有小型反应堆的设计方案,从技术上讲,只要投入足够资金,2030 年前在月球部署反应堆是可能的。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认为在月球部署核反应堆仍面临多项挑战。
首先,核能相关技术难题待解。英国开放大学行星科学专家西梅翁 · 巴伯博士说,将放射性物质发射到地球大气层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相关方案必须获得特殊许可," 如果没有办法将人员和设备运送到那里(月球),那(这项计划)毫无意义 "。另外,技术上需解决的难题还涉及核材料的着陆、稳定运行和废热管理等。
其次,能否募集足够资金。美航天局原计划在 2025 年年底实施 " 阿耳忒弥斯 3 号 " 载人登月任务,但该任务一再推迟,并且资金保障也不明确。特朗普政府 2026 财年预算提案将美航天局的科学预算大幅削减,取消部分行星探测任务。
此外,尚无合作伙伴在这方面展示出可靠能力。美航天局严重依赖私营企业实现登月,而目前尚无一家美国私营企业拥有足够可靠的登月能力。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 星舰 " 虽然是选项之一,但在最近的测试中屡次爆炸,尚未达到可以托运数百公斤铀燃料的安全标准。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 " 蓝月 " 着陆器也尚未投入使用,其可靠性尚不明朗。(记者:冯玉婧、谭晶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