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锚定“向新力”,工行安徽省分行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跑”

adminddos 2025-08-07 10:50:37 2 抢沙发
锚定“向新力”,工行安徽省分行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跑”摘要: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位列“五篇大文章”之首。在创新活力澎湃的江淮大地,工行安徽省分行坚决贯彻国家战略部署,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全力构建涵盖信贷支持、综合服务、生态共建的多维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浇灌安徽科技创新沃土,全力助推安徽“科学技术打头阵”。数据显示,近三年,该行科技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近40%;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已突破860亿元,惠及科技企业超7600户,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工行答卷”。

  下好“先手棋”

  工行安徽省分行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置于突出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科技金融推进委员会统筹全局,更着力打破内部专业壁垒,由科技金融中心牵头公司、普惠、投行、机构、国际业务、个贷等多部门,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

  在组织架构上,工行安徽省分行创新打造“一轴两翼多点”的科技金融专营服务体系。合肥、芜湖两地科技金融分中心强化重点区域支撑,12家科技特色支行及科创网点作为“排头兵”,持续扩大专业服务覆盖面。其中,工行芜湖分行作为总行首个非省会城市科技金融中心,率先建成“1个中心+1家特色支行+N个重点网点”的专营体系,并配套推出“专营机构、专属产品、专业服务、专门风控、专项保障”服务体系,以及涵盖资金计划、考核、准入、授信、定价、风险容忍度的“六单”管理机制,为科技企业铺设融资快车道。

  安徽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效率提升得益于专属政策与通道。工行芜湖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自2024年运营以来,贷款审批效率较传统流程跃升60%。仅2025年前两月,工行芜湖分行新增科技型有贷户超120家,信贷覆盖率显著提升。

  “工行通过专利质押迅速放贷,解决了我们新增订单的资金难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面对该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工行芜湖分行主动上门,量身定制授信方案,依托科技金融中心专属审批通道,一周内高效完成2000万元贷款审批。

  芜湖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车间

  工行安徽省分行深知,稳健方能致远。一方面,持续提升风控专业能力,深入研究各科技行业特性,引入政府数据及智库分析;另一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科技金融中心风险容忍度高于全行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破解“不敢贷”困境。同时,该行加强专业队伍培养与典型案例推广,并建立容错纠错和尽职免责制度,让基层服务人员轻

  装上阵,全力助推安徽科技创新加速奔跑。

  呵护“全周期”

  “在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不曾缺席。成立初期,我们没有抵押物,没有营收,工行看企业创始人团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等,为我们发放了首笔100万元科创标准信用贷。”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淼说道:“企业成立三年多,工商银行如一位坚定的同行者,始终与我们并肩前行,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输送着金融活水。”

  孪生宇宙X-studio智能体开发引擎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出圈”,让孪生宇宙订单飞速增长。“2023年底,在工行提供的第二次纯信用贷款资金支持下,我们成功开发出具有领先意义的可视化智能体开发引擎‘X-STUDIO’;去年底的第三笔贷款资金,让我们更有底气接订单,今年营业额目标是1亿元。”

  科技“小苗”渐成“大树”,需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更需要全生命周期陪伴。为此,工行安徽省分行充分利用总行授权,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围绕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累计创新推出十余款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构建了贯穿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初创期,“科创信用贷”打通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最早一公里”;成长期,聚焦企业成长路径和前景,通过专属科创评价模型推出“快速成长接力贷”;成熟期,瞄准上市及拟上市科技企业重点客群,推出“科创上市贷”等。

  尤为可贵的是,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工行安徽省分行树立不看“资产”看“知产”、不看“砖头”看“专利”意识,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已为近百户科技型企业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0亿元。

  扩容“朋友圈”

  在安徽“科里科气”的创新氛围中,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家2018年成立的激光显示企业,2020年曾因市场骤变和研发关键期叠加,资金链紧绷,创始人许立新甚至需动用个人积蓄发工资。

  转机出现在2021年。工行安徽省分行考察后,精准匹配500万元专项贷款,助其渡过难关,并成功在冬奥会“雪如意”投映高科技“雪屏幕”。“工行不仅提供信贷,还主动推介业务、采购产品,为我们打开了市场。”许立新感慨道。

  北京冬奥会上的“雪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全色光显的技术依托安徽省某重点实验室,许立新博士亦担任实验室重要职务,深厚的产学研背景是其核心竞争力。

  许立新的经历道出众多科技企业心声:研发转化周期长,资金短缺易错失机遇,企业成长亟需生态合力托举。工行安徽省分行深谙此道,着力扩容科技金融服务“朋友圈”,深化服务高能级平台、科研高校、科技企业及科技人才的“四科”理念,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生态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在产学研“朋友圈”上,工行安徽省分行与多所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设立“科学家加油站”,目标覆盖百家高能级平台、超万户科技企业及众多人才,支持重大成果转化。

  在政策支撑“朋友圈”上,工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参与省科技厅对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持续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定期通过“安徽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备案。截至2024年,该行累计备案中小微科技企业贷款超1.5万笔,覆盖3147户,金额达351亿元,备案规模同业领先。

  在创新模式“朋友圈”上,率先推出“初创期科创信用贷”“快速成长接力贷”等特色产品,填补省内科技金融领域空白,积极响应安徽“共同成长计划”,以“认股权价值互换协议”专项行动强化银企战略互信,打造“工伴成长”共赢生态。截至6月末,该计划已签约企业3073户,贷款余额超394亿元,落地认股权价值互换15笔。

  在资本协同“朋友圈”上,工行安徽省分行联动工行子公司推动债转股投资,投向科技企业的股权业务规模占比高达74.63%,通过“股权+债权”投行手段,有力支持科技龙头企业突破“卡脖子”难题,助推新兴产业企业成长壮大。

  通过不断扩容多层次、多维度的“朋友圈”,工行安徽省分行以更强大的生态合力,为科技企业穿越周期、攀登高峰提供坚实支撑。

  浇灌“科创林”

  在安徽,传统产业的引擎正在轰鸣升级,前沿探索正勾勒未来图景。工行安徽省分行以科技金融深耕这片热土,将金融活水精准导向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最前线。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行安徽省分行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力度,撬动“制造”向“智造”跨越;聚焦汽车产业,工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助力稳链、强链,全省汽车产业链超1000户企业已获工行近300亿元贷款支持;围绕现代化产业布局,工行安徽省分行以前瞻视野与先行姿态,将金融力量投向“国之重器”创新领域,深度参与多个前沿项目,在园区建设贷款及项目研发贷款中均担当重要角色。

  科技金融非止于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未雨绸缪的产业赋能。 面向未来,作为科技金融的坚定践行者,工行安徽省分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以更系统化的产品、更全方位的生态、更精准高效的滴灌,筑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金融基石,助力科技创新光芒在江淮大地更加璀璨闪耀。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