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A股三大指数录得三连涨,全市场超3300股上涨。在市场一片大好中,有两个信号被格外关注:一是融资余额时隔10年再度突破2万亿元;二是(601288.SH)首次登顶A股市值之最,(601398.SH)“让位”。
截至当日收盘,农业银行A股总市值为2.11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的2.09万亿元,这在历史上是首次。目前,A股市值前三排位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600519.SH);今年年初这一排位是: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但从总市值来看,工商银行仍以2.57万亿元居首,农业银行、分别以2.26万亿元、1.94万亿元位居第二位、第三位。
有市场人士提示,农业银行年内涨势稳定且持续,在国有大行中表现亮眼。不过,考虑到各家大行上市总股本在A股和H股的分布比例差异较大,单纯比较A股市值的参考意义有限。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有大行中A股占总股本比例最高的为农业银行(约91%),最低的为建设银行(约为8%),后者因为股本大头在港交所,A股市值低于部分股份行甚至城商行。
截至7日13:45,农业银行A股涨1.51%,工商银行A股涨0.90%,农业银行A股市值仍然领先于工商银行。
农行首次登顶A股“市值冠军”
银行股涨势如虹,持续且稳定的上涨态势让农业银行成为这波行情的板块“领头羊”。8月6日,股价频创新高的该行又创下一项纪录——A股市值首次登顶,超过“宇宙行”工商银行。
这也成为上半年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后,行业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据数据宝统计,A股历史上,共有24只股票坐上A股市值冠军的位置。自2020年以来,A股市值冠军基本上在工商银行和贵州茅台之间变换,直至今年8月6日农业银行拿下这项“冠军”。

回顾近两年银行股的节节攀升,不少受访人士表示,银行股的低估值、高股息特点使其成为震荡市中避险资金的心头好。尤其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国有大行业绩与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越来越受到长期资金的青睐。
最近几个月,公募基金考核制度改革、险资收益考核更趋长期化,加上近期国债等债券利息面临恢复征税,都被视为银行股持续上涨的利好支撑。截至6日收盘,年内涨了13.42%,最近3年则涨了近45%。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银行可谓国有大行中最亮眼的个股。今年以来,农业银行A股股价涨幅已逼近30%,达到29.54%,位列42家A股上市银行第三;同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涨了16.85%、14.11%、8.98%、7.32%、4.55%。
纵观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表现,农业银行分别以49%、106%、172%左右的涨幅居大行之首,尽管同期其他大行也表现不俗,但农业银行领先趋势明显。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则有进一步巩固之势,在其他大行AH股溢价率伴随港股上行有不同程度下降的背景下,农业银行AH股溢价率不降反升。
7月中旬以来,银行股伴随板块、市场情绪变化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回调,其间农业银行“一枝独秀”逆势上行。数据显示,中证银行指数自7月11日至7月底跌了7.27%,同期上证指数涨了1.81%。在这期间,农业银行是42只银行股中唯一飘红的个股,股价逆势上涨1.95%,频频创出新高。
从市值变化来看,国有大行A股市值较年初已增加约1.2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A股市值增加了4086亿元,工商银行A股市值增加了2265亿元。相比3年前,国有大行A股市值合计增加了约3.5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增加1.2万亿元,工商银行增加9086亿元,中国银行增加7097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六大行中有4家营收呈负增长,仅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营收分别增长2.56%、0.35%。邮储银行营收同比增幅由正转负,交通银行营收同比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至1%以上;盈利方面,六大行表现同样是“两增四降”,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维持正增长。
截至一季度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已突破200万亿元,总额达到208万亿元,各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速在2%~6%不等。相比去年末,农业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不良率均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率与去年末持平,邮储银行不良率抬升0.01个百分点,但绝对值仍处于同业最低水平,为0.91%。拨备覆盖率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指标较去年末有所提升,其余4家大行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下行。
截至6月下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均已完成超千亿元定增,合计募资规模为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注资5000亿元。
大行AH股本分布如何
不过,当前“市值之王”洗牌的只是A股市值,从总市值看,“宇宙行”工商银行仍然居首。
截至6日收盘,总市值前五的个股分别是工商银行(2.57万亿元)、农业银行(2.26万亿元)、建设银行(1.94万亿元)、贵州茅台(1.79万亿元)、(1.71万亿元)。(注:计算口径为A股收盘价*A股合计+B股收盘价*B股合计*人民币外汇牌价+H股收盘价*H股合计*人民币外汇牌价+海外上市股收盘价*海外上市股合计*人民币外汇牌价)
对于农业银行A股市值超过工商银行,有机构人士表示,因为各家银行总股本在A股和港股的分布比例差异较大,这一座次变化有一定的信号意义,但可比性不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日,国有大行A股合计占总股本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农业银行(91%)、邮储银行(83%)、工商银行(76%)、中国银行(74%)、交通银行(60%)、建设银行(8%);六大行香港上市股占总股本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建设银行(92%)、交通银行(40%)、中国银行(26%)、工商银行(24%)、邮储银行(17%)、农业银行(9%)。

另从流通股占比来看,目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00%;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流通股比例分别在96%和91%左右,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流通股占比约为84%、72%。
在此逻辑下,如果单纯对比A股市值,个别大行的市值低于部分股份行甚至是城农商行。截至6日收盘,上市银行中A股市值超过万亿的有3家,除农业银行、工商银行A股市值超过2万亿元外,中国银行A股市值为1.35万亿元,之后分别是(9308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2029亿元)。
由此看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较其他大行增长更明显,一方面是因为股价增势迅猛,另一方面也与其A股股本占比较高有关。不过,今年以来,港股内银股也有较好涨势,农业银行同样表现靠前。
年初至今,港股建设银行涨近31%,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涨幅在24%~26%,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别涨22%、17%左右。
拉长时间线来看,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六大行H股涨幅中位数分别在50%、90%、95%左右。其中,农业银行分别以63%、119%、151%涨幅居首。同期,港股股本占比较高的建设银行则分别涨了60%、112%、105%,表现仅次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分别涨了54%、92%、85%。
从总市值变化来看,截至8月6日收盘,国有大行总市值合计约为9.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6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总市值增量最大,分别约为4299亿元、4102亿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总市值增量分别为2901亿元、2263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总市值分别增加了1572亿元、1230亿元。
关于银行行情可持续性,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认为,接下来观察银行行情有三大指标:一是到2027年;二是大行达到1倍PB(市净率),大盘触及一定点位;三是大行若未达到1倍PB,需要公募基金将银行配置比例提高到8%~10%的合意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银行股价行至高位,已有不少机构开始提示回调风险。有银行研究人士提示,银行股的长期配置价值仍在,但当前部分龙头股中已不乏炒作资金,接下来要注意回调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