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千亿总裁,在流量裹挟下向现实妥协
周云杰的流量实验
一个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以一种意外方式走红,并且还要频繁露面——这正是海尔 " 当家人 " 周云杰的现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周云杰与雷军共同亮相 " 代表通道 " 时,意外被雷军带火,成为上半年最意外的一次走红。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周云杰对打造个人 IP 都比较谨慎。
周云杰认为,企业家打造个人 IP 最终还要回归产品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噱头。
甚至,周云杰曾公开袒露,他不想做网红,而是希望海尔的每个员工都能成为自己的代言人。
在周云杰眼中,海尔更关注的是产品的品质、服务,以及用户体验。
但似乎舆论难违,3 月 21 日,周云杰官宣入驻抖音、视频号以及回归微博,要尝试与网友互动,倾听网友的声音。
至此,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理工男,在流量的裹挟下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让人好奇的是,从 3 月 5 日走红至 8 月 5 日,这期间约 150 天,周云杰在社交平台的表现如何?是否接住了泼天流量?是一位合格的 " 网红 " 吗?
周云杰通过第一关接住了雷军的 " 糖 "
谁都没想到,周云杰会因一个表情而刷屏。
在 3 月 5 日两会 " 代表通道 " 上,雷军引起大批媒体围观。而与雷军鲜明对比的是,站在雷军背后的 " 神秘男人 " 周云杰则略显严肃,这一幕被网友制成表情包后迅速刷屏。

以后见之明来看,周云杰的 " 出圈 " 不无原因。同样身处严肃场合,与雷军的游刃有余相比,周云杰则略显拘谨,甚至表现出了 " 社恐 " 的错觉,这种强烈的反差相当吸睛。
再者,当大多数企业家尽力表现完美时,周云杰却因身高和表情管理等 " 元素 ",呈现出 " 去精英化 " 的特点,反而让人感到真实且有温度。
值得称赞的是,海尔品牌管理部门也初步抓住了这次流量财富,连夜在微博发起讨论话题,海尔旗下一众官方账号集体助阵," 你一票我一票,周总明天就出道 " 等热梗频出,周云杰与海尔多次上榜热搜。
没有人能抵挡住流量的诱惑,周云杰也不例外。
3 月 21 日,周云杰在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发布 " 出道 " 视频,在回归微博的配文中称,"我出道不是为了打造企业家个人 IP,而是学习企业如何与新时代对话,让海尔的产品、服务‘出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 3 月 5 日随后的 20 多天时间里,周云杰在微博冲上热搜超过 20 次,累计阅读量超过 3 亿,堪称 2025 年现象级走红事件。
海尔摸到流量大门但并未找到 " 钥匙 "
面对掉落的 " 天上馅饼 ",周云杰及海尔品牌管理部门在初期展出了教科书级的应对策略,适时开通账号成功接住了流量。
但遗憾的是,在后续运营过程中,似乎已略显乏力。
先来看周云杰的动作。自 3 月 21 日 " 出道 " 至 8 月 5 日,据亿欧统计,在抖音平台,周云杰共发布约 56 个短视频,在微信平台,周云杰视频号共发布约 53 个短视频,在小红书,周云杰账号共发布约 57 条笔记。相比之下,在微博发布的动态明显偏多,共发布了 100 条动态。
从内容上看,周云杰发布的短视频内容涵盖探访工厂、回答提问、参加峰会、媒体采访、外出演讲、用户调研等诸多话题,内容上比较多样化,还未形成明显的个人特色和标签。

而作为对比,他的 " 流量导师 "雷军在打造个人 IP 上明显更加得心应手,发布的视频、海报、直播等内容更加频繁。
亿欧统计发现,在同一时间,雷军在抖音发布短视频约 51 个、在微信视频号发布视频约 55 个、在小红书发布笔记约 127 条。若仅从数量上判断,雷军明显更加偏爱微博,期间共发布大约 739 条动态。此外,雷军还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 7 篇,又召开了两场发布会,并进行了一场直播。
对比来看,周云杰发布动态的频率依然较低,对不同媒介平台的使用能力要远逊于雷军。
一个重要体现是,雷军会根据不同平台,发布不同调性的内容,比如在小红书,根据女性用户多的特点,雷军会在小红书打卡健身,明显存在吸引女性用户的可能。而在微信视频号上,很难看到雷军在健身房打卡。
当然,这也说明可能海尔品牌管理部门还在探索之中。
换句话说,虽然初期顺利接住了流量财富,但并未找到打开流量大门的 " 钥匙 ",在账号运营、内容输出、企业家 IP 形象打造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向小米学习。
更重要的是,网红极易昙花一现,健忘的网友很难长时间记住一个人,伴随着热点事件的增多,很多网红都已从聚光灯下消失。周云杰也面临着类似风险,热度消退后如何持续引起关注是一大难题。
截至目前,周云杰在抖音拥有粉丝 136.3 万、在微博有粉丝 117.1 万、在小红书有粉丝 13.9 万,这个粉丝体量距离成为真正的 " 大 V" 还相差甚远,海尔品牌管理部门仍需继续发力。
接棒海尔与年轻人对话成为必过一关
热热闹闹的 " 出道 " 虽是看点,但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海尔的业务。
2021 年 11 月,72 岁的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主动请辞,周云杰接棒成为新一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三年多时间,与大多数企业放缓步伐的策略明显不同,周云杰带领下的海尔却仍在不断扩张,累计新增投资达到 500 多亿元,显示出较强的进击之心。
比如斥资收购汽车之家。今年 2 月,海尔集团通过旗下 " 卡泰驰控股 " 与中国平安旗下 " 云辰资本 " 达成协议,以总价约 18 亿美元收购后者持有的汽车之家已发行普通股股份。完成交易后,卡泰驰控股将持有汽车之家约 41.91% 的股份,成为汽车之家的控股股东。
如此大动作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海尔的增长焦虑。
目前,海尔主要布局三大业务方向:一是智慧住居,包括以智慧家电、智慧家庭、智慧生活为主的第一曲线,以暖通产业为主的第二曲线,以智慧康养、家庭机器人为主的第三曲线。
二是大健康产业,主要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技。
三是数字经济产业,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解决方案为主。
整体来看,尽管海尔集团已坐拥 8 家上市公司(编者注:海尔智家、雷神科技、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新时达、众淼控股、汽车之家),拥有海尔 Haier、卡萨帝 casarte、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 等一众全球化高端品牌。
但尴尬的是,可能大多数人提起海尔的第一反应仍是—— " 卖家电的 ",这或许便是海尔的硬伤。
作为一家制造导向型企业,要想在 C 端红海中杀出重围,毫无疑问,需要掌舵者走向台前,以更新的方式与年轻用户对话。尤其是在美的、格力、小米等对手不断发力,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时,更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思路。
2024 年一次工作总结大会上,周云杰称,海尔既要有所坚持,又要主动出击、拥抱变革。
周云杰还曾表示," 要么与 AI 同进化,要么被 AI 边缘化 "。这均能看出,周云杰希望与时俱进,他更想看到一个求新求变、拥有创新力与活力的海尔。
开通社交账号,自然在意料之中。周云杰曾公开透露,早在去年底就已计划开通个人账号,组建专业内容团队,用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与用户互动。
如今看来,雷军堪称是周云杰的 " 幸运之星 ",强大的 " 流量溢出 " 效应为周云杰起到了助推作用。
只是对于海尔品牌管理部门来说,接住泼天流量仅仅通过了第一关,如何真正将周云杰打造成年轻人喜爱的 " 网红 ",并且将流量与品牌有效结合,对海尔业务形成推动作用,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