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见习记者郑棋文实习生姜天一】一场跨界收购,让私募巨头站上舆论风口。
8月11日晚,九鼎投资官宣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正式切入人形核心零部件领域。
消息披露前后,九鼎投资股价异常波动——8月11日上午突然涨停,截至8月13日收盘已连收三个涨停板,每股报21.64元,创年内新高,总市值达94亿元。
但这场跨界收购疑点重重:被收购方南京神源生尚未盈利却被估值3亿元,交易未设业绩承诺与股份回购条款,股价异动更引发市场对内幕信息泄露的猜测。
8月12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火速下发问询函,就内幕交易嫌疑、交易公允性等核心问题展开追问,将这场跨界收购推向聚光灯下。
私募巨头玩跨界
拟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淘金者”入局,私募巨头九鼎投资就是其中之一。
8月11日晚,九鼎投资宣布拟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方式,以2.13亿元获得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正式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交易完成之后,南京神源生将被纳入九鼎投资合并报表范围,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据了解,南京神源生成立于2012年,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创立,核心产品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六维力传感器,该产品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准力控、环境交互的核心部件。
九鼎投资表示,南京神源生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六维力传感器的领先企业。本次交易完成后,标志着公司在拓展产业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受此消息影响,九鼎投资股票已于8月11日和8月12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涨停。8月13日开盘,九鼎投资股价再度涨停,截至收盘,报21.64元/股,创年内新高,总市值达94亿元。
主业亏损严重
亟须开拓第二曲线
原本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房地产业务的九鼎投资为何要淘金人形机器人?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九鼎投资陷入重组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主营业务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
九鼎投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20.3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68亿元,同比大跌1848.42%。其中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亏损0.64亿元,同比减少124.84%;房地产业务2.0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37.24%。
而2025年上半年,九鼎投资预计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400万至5500万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房地产业务的营收及利润均出现下降。
短短一年半,累计亏损超3.12亿元,九鼎投资确实亟须开拓第二曲线,谋求发展增量。
涉嫌内幕交易、溢价收购等疑点
九鼎投资收交易所问询函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标的南京神源生目前尚处在亏损状态。
公告显示,2024年度和2025年前4个月,南京神源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8万元、16.38万元;净利润亏损573.49万元、279.5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24.34万元、279.54万元。截至2025年4月末,南京神源生净资产为988.10万元,而本次交易定价整体估值为3亿元。
意在提振业绩的九鼎投资,为何会选中尚处于亏损状态的南京神源生作为收购标的,又为何给出了3亿元的较高估值?在收购公告中,九鼎投资并未披露对标的公司南京神源生的具体评估情况。而约定业绩承诺、股份回购等保障条款也并未在公告中出现。
8月12日晚间,九鼎投资公告称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
针对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九鼎投资补充披露筹划收购和增资事项的具体环节和进展、重要时间节点和参与知悉的人员范围,并全面自查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及内幕信息管理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形。
关于此次交易的公允性,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九鼎投资补充披露南京神源生的业务模式、技术壁垒、相关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等情况,说明南京神源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布局、在手订单、未来客户获取战略等情况,并说明公司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跨界收购未盈利标的的主要考虑与商业合理性。
此外,九鼎投资还需要结合本次交易估值的溢价率情况,说明本次交易未约定业绩承诺和股份回购等保障条款的合理性,如何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
从私募主业跨界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九鼎投资有哪些考量?后续,公司是否会持续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针对上述问题,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九鼎投资,但电话无人接听。
责编:陈玉尧|审校:陈筱娟|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