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青银理财高管流失潮未止!副总裁唐建卓或离任,系手握重权大将

adminddos 2025-08-14 13:27:50 1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青银理财高管流失潮未止!副总裁唐建卓或离任,系手握重权大将摘要: ...

  转自:机构之家

  青银理财高管更迭风波未止,现如今,又一重量级高管流失。

  机构之家注意到,根据金融人事mini、网等,青银理财副总裁唐建卓已离职,下一站或加盟渤银理财。

  高管更换潮未止,“实际负责人”离任,后续补位成关键

  尽管唐建卓作为青银理财副总裁离职,但对于公司而言影响不容小觑,主要源于其实际职权远大于副总裁范畴:在两年前代理总裁职责之后,唐建卓实际已成为青银理财的“业务负责人”。

  不过,随着唐建卓此番离任,虽副总裁接替人员未有眉目,但其原代理总裁职位正式接替人选倒是浮出水面: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杜杰拟任青银理财总裁,其长期服务于青岛银行金融市场条线,涵盖债券交易、流动性管理及同业业务。

  唐建卓为“80后”,研究生学历,此前曾任职于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2021年,唐建卓加入青银理财,并于当年12月获监管核准为总裁助理;2023年11月,他开始代行青银理财总裁职责,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2024年5月,青岛监管局正式核准其董事、副总裁(主持工作)的任职资格。由此可见,唐建卓不仅具备名分上的副总裁职位,还同时实际上履行总裁职责,含权量不言而喻。

  事实上,青银理财近年来高管层变动频频,在稳定性遭受市场关注和质疑的同时,人员“大换血”背景下,也给了唐建卓身居两职的契机。

  具体来看,青银理财成立之初(2020年),首任董事长由青岛银行副行长刘鹏担任,首任总裁则由王茜担任。王茜作为投资精英入局,履历光鲜,其早期曾任职于高盛和瑞士信贷,在青岛银行期间则历任资产管理事业部总裁、金融市场事业部副总裁等职,负责理财资金投资、交易金融等业务。两大内部猛将坐镇:一方面是副行长刘鹏统筹全局,另一方面是王茜则把控具体事务,青银理财可谓平稳开局。

  2023年11月,王茜接替刘鹏升任董事长,刘鹏仍保留党委书记一职。可见青银理财在运营了多年之后,母行层面对其“掌控”也逐渐放开。刘鹏重心则更多放在母行副行长一职。高管变局中,时任总裁助理的唐建卓则由此“捡漏式”获得更多权限:在王茜高升之时,其代为履行总裁一职。

  然而,这一看似平稳的职权交接,却开启了青银理财高管后续更迭局面。

  升任董事长的王茜,可谓平步青云,也本应在更高层级统筹掌舵青银理财这首轮船开启新征程,然而,3个月后,她却光速离任,跳槽至汇华理财,担任总经理一职,留给市场一片错愕。此后几个月中,青银理财董事长职位一直空缺,首任董事长、母行副行长刘鹏不得不继续代行职务。期间市场一度传言中行伦敦分行公司部总经理张颖将接任青银理财董事长,但最终在2024年7月的监管一纸批复下,青岛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赵煊肩担此职。

  与此同时,青银理财总裁职位仍空缺,在唐建卓“代理”半年后,2024年5月,其虽被获批担任董事、副总裁(主持工作),并未直接获得总裁任职资格,仍代理履行,直至其离任。

  除了以上核心高管变动之外,青银理财高管变动未止于此。就在唐建卓被核准为副总裁当月,青岛监管局批复显示,分别核准李振国、刘文佳、于青3名青银理财董事的任职资格,同时核准王文静作为董事会秘书的任职资格,以及毛克首席合规官的任职资格,从而完成一系列新旧更迭。

  青银理财业绩略有承压

  自青岛银行设立理财子以来,至今已有接近5年。青银理财注册资本10亿元,为北方首家、全国第六家获批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其早期聚焦山东区域市场,近年通过全国性渠道拓展(覆盖六大区域)提升影响力。目前公司产品体系涵盖“璀璨人生”系列及一系列特色产品,综合理财能力位居行业第8(2025年二季度《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截止2024年末,公司存续理财产品680只,余额1993亿元,行外代销渠道90家。然而到了2025年6月末,公司存续规模却为1895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9%,是少数规模下滑的理财子公司之一。

  从经营表现来看,近几年青银理财呈现也一定的压力。作为公司正式运营完整年的2021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净利润4.08亿元。然而,这却已然是公司业绩高点,随后多年不管是收入亦或是利润,均为突破前期高点: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5.28亿元和5.50亿元,呈现波动态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5亿元、2.99亿元和2.97亿元,逐年下降。这背后,公司收入始终未有突破,且叠加监管引导减费让利或为其中重要原因。

图片系青银理财成立以来收入和利润表现(亿元)图片系青银理财成立以来收入和利润表现(亿元)

  资料来源:wind

  母行青岛银行则表现更为稳健:从2022年开始收入增长即提速,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至116亿,此后的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7.1%、8.2%至125亿、135亿;今年一季度更是将增速拔高至9.7%。从净利润表现来看:其一度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2022年和2023年,该行净利润分别增5.5%、15.1%至30.8亿、35.5亿。2024年净利润即同比增2大增20..2%至42.6亿,今年一季度增速仍高达16.4%。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