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OLEDindustry)
日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韩国三星显示针对京东方提起的商业秘密337调查作出初步裁决。对于此次初裁结果,此前京东方已明确表示将积极申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当前ITC的初步裁决仅为初步结果,并非最终定局。最终裁决预计在今年11月公布,之后还有60天的总统审查期。另外,即使终裁后,双方还可以向美国巡回上诉法院进行上诉,终局待定。
近年来,韩国三星显示为了维持其全球OLED市场地位,已发动多起针对竞争对手的行政调查和诉讼,包括美国专利337调查、商业秘密337调查等。针对三星的连续打压,中国面板厂商应对377调查已经有成功案例。此前,在专利377调查中京东方等中国面板厂商主动介入,积极应对,终裁判定京东方不违反337调查的相关条款。正如分析师指出,对于此次商业秘密337调查,即便最终裁决维持初裁,裁定的范围也仅或聚焦于“单独OLED面板器件进口”,短期内对京东方在美以及其他市场实际出货量影响预计较为有限。
针对三星近两年不断升级纠纷的行为,日益崛起的中国显示企业正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包括在中国和美国法院对三星提出多起专利侵权诉讼。在ITC 337调查同期,京东方在重庆法院对三星OLED产品发起了多项专利侵权指控,其中部分案件京东方已在一审中胜诉,获判三星涉案的机型在中国相关渠道禁售。此外,2025年7月,京东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对三星显示也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指控三星显示OLED屏幕侵犯了京东方四项美国专利,此次诉讼是京东方针对三星近期持续施压行为的有力反击,旨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当前,商业竞争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是跨国高科技产业的常态,真正的产业竞争从来不是一纸禁令就能决定的。三星和京东方的诉讼,恰恰反映了中国OLED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认识到,健康的产业竞争必须根植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对知识产权的共同尊重。过度依赖单边的限制措施,不仅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长远来看,最终将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进步,并损害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中国企业应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我们期待各方能回归理性竞争与合作的轨道,共同推动显示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