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一线科学家参与科普,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九期在上海书展发布

adminddos 2025-08-16 07:48:55 3 抢沙发
一线科学家参与科普,新发现・科普书单第九期在上海书展发布摘要: ...

8月15日是2025上海书展的第3天,国内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新发现・科普书单” 第九期在浦江“科技追光号”主题游轮上正式发布。现场揭晓的19种入选图书涵盖“科学人文”、“科学生活”、“科学少年”三大领域,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读者奉上了一份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的科学阅读指南。

“新发现・科普书单” 第九期发布现场。

第九期书单评选范围是2024年11月-2025年6月出版的科普新品,延续了往期的严谨性与前瞻性,经过14位初评专家和7位终评专家的认真评审,最终《悟空传:暗物质空间探索的中国方案》《蚂蚁帝国:地球上微小征服者的隐秘世界与非凡生活》、《漫画几何学》等19种图书上榜。

入选书单

一线科学家撰写的图书受到书单评委的一致推荐,例如《悟空传:暗物质空间探索的中国方案》获得终评评委的一致好评。该书由一线天体物理学家撰写,系统描绘中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前世今生。评委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薛滨认为,该书故事娓娓道来,讲清楚了研究中的难点、创新点,也表现了他们的科学家精神。

科普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对此次入围图书整体质量给予肯定,她强调,优秀科普书的核心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要传递科学精神与价值观,“一线科研人员将自身研究经历、感触融入创作,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价值,这种‘心连心’的作品尤为可贵。”

同时她也提出建议,希望更多国内专业作者投身科普创作,且书单应优先推荐新书,避免收录过于陈旧的作品。对于青少年成长,她认为科学普及类书籍至关重要,“如果课余不读这类书,成长会有缺陷。学校应试氛围较强,优质科普书能拓宽眼界,更能塑造人格、树立理想与人生目标。”

部分本期入围图书。

上海科技馆原馆长王小明关注到此次书单的选题“一方面聚焦重点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有更多一线科学家参与创作”,他认为,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具有天然优势,“他们最懂科研中的问题发现与解答过程,文字中能传递探究真理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攀登精神,这种情感共鸣能唤起大众对科技的热爱,让社会敢于拥抱科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薛滨同样强调科学家参与科普的必要性,“正当年的科学家做科普,能从内心深处传递知识,更能无形间传递科学精神与价值。” 他以此次入选的科研团队创作图书为例,称赞其 “深入浅出讲述研究难点与创新点,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的坚持”。针对青少年科普,他建议需细分受众:“小学生、初中生需求不同,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潜移默化传递科学知识。”

文化学者、上海气象台服务首席邬锐从“科学连接生活”的角度肯定书单价值,他提到部分优秀科普书 “以娓娓道来的历程讲述专业领域故事,虽非刻意写故事却充满感染力,加入的趣味内容更能激发青少年兴趣”。他认为,“科普的核心是把高深科研成果与日常生活重新连接。如今科普书发展日新月异,涵盖各学科的科学知识不仅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助力防灾减灾等生活实践,更能丰富生活内涵,让科学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素养组成。”他特别认可书单的评选形式,“通过集中评选让更多小众优质科普书进入公众视野,这对科普传播至关重要。”

作为上海书展期间的重要科普活动,“新发现・科普书单” 第九期的发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权威的阅读参考,更对科普读物发展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关注国之重器的科研故事到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从面向大众的科学人文启蒙到针对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书单始终以 “科学照进未来” 为指引,持续为科普生态注入活力,让科学阅读成为社会新风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