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上海书展的艺术图书:有家藏小物,也有大敦煌与芥子园

adminddos 2025-08-16 12:42:23 2 抢沙发
上海书展的艺术图书:有家藏小物,也有大敦煌与芥子园摘要: ...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在书展中,艺术书籍无疑占据着一定的比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赵珩《五十小物》、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敦煌》、《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的《名家课徒稿临本——芥子园画传》等受到关注,主办方先后在书展现场举办分享活动。

上海书展现场

文化学者,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赵珩《五十小物》新书分享会8月16日在上海书展现场举行,赵珩与文化界知名人士陈子善、徐俊、陆灏就此进行对谈,重温“小物”故事,叙谈文化承传,并就“物”与人的关系、文化生活中的“物”等话题,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思考与体会。《五十小物》由赵珩先生家藏的书画碑帖、文房雅玩、亲友墨迹等五十件“小物”展开,细述各物来源、流转故事,兼及文史背景、工艺审美;沧桑“小物”折射出丰厚的历史与文化,乃至浓浓的人情。

《五十小物》内页

五十小物,涵盖书画碑帖、文房雅玩、亲友遗墨等,皆为赵珩先生家藏旧物。其中既有宋拓缉熙殿本《九成宫》、东里润色砚这样的传世名物,也有祖父的印章、启功赠父亲的书画扇页这样的自珍之物。作者不以经济价值论之,唯以“小物”背后的文化价值为重,细述各物来源,介绍历史背景,解析文化内涵,亲切的叙述中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情怀与人情温暖。

敦煌当代美术馆与湖南美术出版社合作举办了《大敦煌》分享会,该书由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副部长、研究馆员孙志军撰写。孙志军以四十年田野考察为基石,通过三百余幅实地影像与文献考据,系统梳理敦煌地理脉络、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该书以时空地理为经纬,打破“敦煌即石窟”的固有印象,引领读者见证“戈壁沙漠包敦煌”的地理特质、“两座山,一眼泉”的水文密码。

作者孙志军现场通过影像实证与文献互证,呈现三危山岩层与石窟开凿的关联性、荒漠驿栈的丝路枢纽功能、绿洲走廊的文明哺育价值。

《大敦煌》

孙志军讲解新书

8月13日,上海书展的湖南出版展区呈现了《古物说:文物里的古人日常》新书分享会。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所写,以“古人日常”为切口,“以生活烟火”为话题,引领读者在历史的细节中品读古人日常,在古今传承的习俗感受文脉。该书分饮食、穿戴、信仰三个主题,用20个趣味故事和400多张文物图片分析古人日常,解读中华文明。

《古物说:文物里的古人日常》

次日,该展区还主办了“人生不常遇”为主题的《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新书分享会。这一书籍梳理了常玉的生平脉络,更结合相关常玉的书信、照片与艺术评论,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常玉,——他不是被神化的“艺术大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迷茫会挣扎的人。该书作者、美术史研究者兼策展人陈琳、诗人昆鸟与责编潘​旖妍​共话常玉,以传记为引,揭开这位“艺术浪子”跌宕起伏的人生。

《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

《芥子园画传》是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必备典籍,堪称“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备受画家们的推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版《名家课徒稿临本——芥子园画传》四卷,甄选康熙珍稀原版初印本,精准复刻,精修还原无缝画面,重新加以注释,并对《芥子园画传》的章节内容进行了有机拆分与编辑组合。

上海书展活动现场邀请书画界人士解码《芥子园画传》的“前世今生”:从李渔创社刻书的文人雅事,到上海开埠后出版业对其的传承创新;从初版的木刻精韵到巢勋临本、课徒稿版等多元版本的演变,揭示一部画传如何跨越时代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艺术桥梁。

《芥子园画传》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