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俄元首会晤、美乌欧三方会晤后,各方正推动俄乌领导人会谈,多国成为潜在的会谈主办地。
据新华社8月19日报道,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表示,俄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可能在匈牙利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会晤可放在中立地点,比如瑞士日内瓦。

泽连斯基和普京。视觉中国 图
不过,如果普京飞往瑞士或匈牙利,且他的飞机必须紧急降落,可能会降落在一些对他态度更严苛的国家。此前有土耳其消息人士透露,土耳其已提议举办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谈。
鉴于普京此前的一些言论,他是否愿意当下会见泽连斯基仍然未知。为推动俄乌领导人会晤,美俄各自开出条件。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但可能提供空中支援。俄方表示,解决乌克兰问题必须准备充分,应先从专家层面开始,历经所有必要阶段,进而筹备领导人会晤。
会谈地是否中立?
特朗普称,在美俄乌三方会晤前,想先推动俄乌领导人的双边会晤,希望俄乌最好由此改善关系。白宫希望,本周末前确定俄乌领导人会谈的日期和地点。德国总理默茨18日曾表示,目标是在未来两周内举行会议。
在18日举行的白宫会晤后,美、俄、乌、欧对潜在的俄乌领导人会晤分别做出表态。泽连斯基已就停火是否作为继续谈判的先决条件松口。俄媒报道称,普京对与泽连斯基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乌方拒绝了普京提出“在莫斯科会谈”的提议,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表示,这一提议“似乎并非良策”。
目前,多国成为潜在的会谈地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0日报道,匈牙利可能会主办会谈。有了解计划的消息人士透露,匈牙利对此 “表达了开放、愿意的态度”。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特朗普、普京交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一直主张和平解决冲突,并在分别与美、俄、乌领导人会晤时,多次重申这一观点。
此外,匈牙利议会今年4月投票决定退出国际刑事法院(ICC),如果普京前往当地参与会谈,还能让他规避ICC逮捕令的限制。
马克龙则提议,在瑞士等中立国举行会谈。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表示,尽管普京面临ICC的逮捕令,但如果他为了参加和谈前往瑞士,会被授予“豁免权”。2024年,瑞士明确了这一规则。奥地利和白俄罗斯也都有意“随时准备此类会谈”。
NBC指出,如果普京飞往瑞士或匈牙利,可能会途经一些对他态度更严苛的国家。相较之下,土耳其、卡塔尔是更安全的选择。前者在今年5月至7月间3次主办俄乌代表团的直接会谈。后者多次斡旋各类冲突,比如巴以问题,且两国都不是ICC的缔约国。
奥地利《新闻报》报道说,奥地利总理克里斯蒂安·施托克尔在一份声明中说,维也纳有举办对话的“悠久传统”,并为与设在那里的国际组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条件,尤其是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俄罗斯提议逐步升级会谈级别
尽管多国表达了主办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的意愿,但会晤能否顺利举行仍存悬念。
被认为是美乌欧白宫会晤最重要进展之一的对乌安全保障计划,正面临不确定的前景。
特朗普19日表明,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但首度提及提供空中支援的可能性,同时重申乌克兰不会获准加入北约。
按照美方的说法,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同意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模式的“安全保障”。美国将和欧洲国家、乌克兰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美国军方可能会在乌克兰境外部署战机,以便在驻乌克兰的欧洲部队遭受袭击时提供支援。此外,美国军方可能会使用无人侦察机监视和平协议的执行情况、使用美国运输机运送欧洲部队和装备、为欧洲部队提供防空系统和军事情报。
尽管特朗普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此前多次表示,普京已经接受了美国及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计划,但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已经引发了俄罗斯的担忧和不安。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19日表示,俄罗斯拒绝任何北约国家向乌克兰部署军队的方案。
俄外长拉夫罗夫19日晚接受采访时表示,任何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协议,都必须确保俄罗斯的安全,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拒绝任何工作模式,无论是双边还是三边。但任何涉及高级官员的接触,都必须非常谨慎地准备。”拉夫罗夫说。他建议,应从专家层面开始磋商,逐步升级为俄乌领导人会谈。
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高级研究员塔蒂亚娜·斯塔诺瓦亚在X上写道,“普京一再表示,只有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可能举行俄乌领导人会晤。这实际上意味着,泽连斯基接受俄罗斯结束战争的条件。”
总部位于伦敦的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基尔·贾尔斯告诉NBC,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会晤并非“不可能”,但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惊喜”。“到目前为止,普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和泽连斯基会面,因为这么做,与他有关‘乌克兰从未真正成为一个国家’、‘泽连斯基不是合法领导人’的说法相冲突。”贾尔斯表示。
19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表示,根据俄乌6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俄方当天向乌方移交1000具乌军阵亡士兵遗体,并从乌方接回19具俄军士兵遗体。当时,双方同意以“全部换全部”原则,交换重伤、重病战俘,大规模交换25岁以下战俘和阵亡士兵遗体。7月23日,双方在新一轮谈判中同意继续交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