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董少鹏:IPO不是砸盘的工具

adminddos 2025-08-21 15:08:04 1 抢沙发
董少鹏:IPO不是砸盘的工具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鹏友来开会

  8月以来,股市节节上升,18日上证综指成功站上3700点,大家期待已久的牛市终于成为现实。当此关键时刻,有必要对IPO市场予以警示,防止形形色色的滥发新股行为,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市场“修复成果”,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

  第一,“股市”不等于“IPO市场”,新股发行只是股市功能的一部分,远不是全部。

  在我国股市发展的早期,IPO是一件大事。这就像一座城市建设之初,需要加快建立住房、学校、医院、道路、商店、水电设施一样。显而易见,这一阶段也会出现野蛮生长现象。当市场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后,这种大规模IPO活动就不能再搞了。还拿城市做比喻,住房、学校、医院、道路、商店、水电设施等的质量应该逐步升级,而不是居民换了三代,城市设施还是那个样子。

  在一个常态化发展的股市,IPO只是功能之一、内容之一,已上市的公司不断提高质量、壮大市值、服务社会是核心功能、核心内容。后者通过打造新项目新产品新场景、加大科研投入、向股东分红、向政府交税、吸收更多就业来体现,股票增发、发债、并购重组、资产置换、改造内部治理等是支撑上市公司提高质量的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了,但是综合竞争力还不够高,其中还有一部分公司属于“急就章”上市,存在很多隐患。应当进一步梳理这部分公司的问题,借着市场活跃加快并购重组。“急就章”上市过程中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依法严厉惩处,向市场传递正确的价值信号。

  第二,构造“亲清”的IPO市场生态,消除IPO市场的制度性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IPO市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政商关系层面,“亲”,就是官员要坦荡真诚,真心实意,站在公共服务角度服务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要主动同党政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所谓“清”,官员与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光明正大,不搞权钱交易。在IPO市场,“亲”“清”二字的落脚点就是:政府统筹各方搞好营商环境,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则竞争发展,按照监管规则竞争上市;政府部门、官员,不从IPO过程中获利,也不协助IPO企业获取非法利益和超额利益。

  IPO家数多少、融资额多少,都不应列入政府部门或官员的“成绩单”;政府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不应搞“IPO企业池子”,更不应针对“IPO企业池子”搞额外政策、专项政策;政府部门不应给IPO企业跑路条、搞公关。政府部门干部、证券监管部门干部本人和近亲属,参与IPO项目,必须依法报告详情,不报告、搞代持的依法惩处。

  对IPO询价过程中虚高虚低报价、串通报价、报价之外获取额外报酬等行为依法禁止;对IPO环节信息披露造假的,以融资总额度为基础予以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在相关法律中增加“原始股东不得低于IPO价格减持股票”的法律条款。

  第三,深刻认知2021年至2023年新股上市中的问题,做出详尽分析报告,防止重蹈覆辙。

  (此部分论述略)

  第四,完善已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吸收非上市资产制度,构建“投资退出新通道”。

  一些投资机构提出,如果IPO渠道窄了,很多早期投资者不方便退出,中国创新资本就成长不起来了。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资本退出的本质是“赚钱卖出”。但一个项目能不能赚钱,并不全是“交易市场”能决定的,而主要是“项目”本身决定的。根据中国IPO市场价格总体偏高、信息透明度相对较差、上市后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的现实,应当及时矫正市场偏差,减轻市场扭曲,在定价机制上下重手,果断阻断“低质量IPO”“虚火IPO”给全市场定价机制带来的破坏。

  创业资本所投资的项目,除了单独上市的通道,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并购、合并、资产置换等方式,通过二级市场定价机制获取“退出红利”。并且,这样的退出机制也很公平。可以进一步完善已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吸收非上市资产的交易制度,打造符合中国市场实际的“第二退出通道”。

  “IPO通道宽窄问题”必须与“IPO定价公允”统一起来。所谓的“退出需求”,很大一部分是投机需求,对此,须有清醒认识。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进一步明确了稳定发展资本市场,增强市场吸引力的总体方针。8月8日,针对“包容性增强会否造成IPO大规模扩容”的担忧,证监会表示,将继续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做好逆周期调节,不会因“包容性增强”而出现大规模扩容的情况。这表明,高层和监管部门对股市扩容的态度是十分冷静的,不会允许IPO低质、草莽操作,而是希望IPO市场作为整体市场的一部分更加健康运行。

  虽然一部分力量希望借着市场恢复期、上涨期,多搞一些IPO套现,但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IPO不是砸盘的工具,只是企业走向资本市场通道之一。为了抑制IPO过度投机,应当迅速加强“第二上市通道”建设。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