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科创板,真6!上市公司、券商高管齐齐“点赞”

adminddos 2025-07-21 22:37:11 1 抢沙发
科创板,真6!上市公司、券商高管齐齐“点赞”摘要: ...

  科创板即将迎来开市六周年。

  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多位券商负责人与上市公司掌门人纷纷发声,为科创板的未来发展送上殷切祝福。在他们看来,科创板这块改革“试验田”已成为硬科技企业绽放光芒的舞台,相信未来科创板能逐步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领军者。

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在六年时间里,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鼓励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期,科创板改革“1+6”措施配套规则落地,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以重启第五套标准和动态分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增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优化审核机制以及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进一步聚焦“硬科技”,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的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持续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精准度,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了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未来,科创板定将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更有力的政策,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科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

  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科创板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科创板包容性的制度设计,为更多中国“硬科技”企业打开了嫁接资本市场的大门。科创板放宽了市场准入,灵活地采取多套上市标准,实质性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科创企业集聚。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极大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系统性制度改革。科创板在设立之初便引入战略投资者跟投制度,近期又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利于发挥专业投资机构在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能力方面的作用。

  近期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未来,随着科创板制度的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直接选择在境内上市或境内境外多地上市,让我国投资者直接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的红利。

党委书记、董事长冉云:

  自开市至今,科创板已稳步运行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充分发挥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度“试验田”的重要使命,板块内新质生产力集群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科创板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可以被称为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相信未来,科创板市场在支持“硬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中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科创板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赓续动能!

董事长、总裁葛小波:

  六载风华,科创板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六年来,科创板以“稳”筑基,从理念创新到机制实践,着力构建与科创企业成长特征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与市场生态,助力科创企业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试点IPO预审机制等制度创新,科创板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为具备核心技术但尚未盈利的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了重要融资渠道。

  展望未来,科创板将踏上高质量建设新征程。我们相信,科创板将继续赋能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破浪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更多战略支撑。

党委书记、董事长霍达:

  科创板六载春秋,始终以包容性土壤滋养核心技术突破,以制度活水灌溉实体经济。从试点注册制起步,科创板持续推动交易、退市、再融资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使得科创企业上市更加便利、可预期度更高、发行定价更加自主。从首批25家拓荒者,到如今589家公司集结,科创板培育出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矩阵,这块改革“试验田”已成为硬科技企业绽放光芒的关键舞台。

  展望未来,科创板正在推动设立科创成长层。科创成长层将重点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兼顾了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是国家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相信科创成长层能够逐步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领军者,构筑新生态。

总经理沙超群:

  正逢科创板开市6周年,海光信息也即将上市满3年。得益于科创板丰沃的投融资土壤以及政策工具箱,海光信息近年来不断在公司治理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经营能力上取得显著进展。基于卓越性能、主流生态、安全可靠、自主迭代等产品优势,海光芯片已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AI等商业场景。从市场化运营成果来看,海光芯片已占据国内高端计算、智能计算市场头部份额,在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以及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中大量应用,不仅有效缓解了国产高端算力需求压力,也成为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计算引擎。

  海光在芯片市场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创板平台的长期赋能。随着“科八条”“1+6”等改革举措落地,监管政策正向激励持续强化,为科技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技术协同创新以及加速产业整合提供了有效指引和制度保障。

  作为科创板改革的受益者,我们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普惠实用的政策工具支持,也衷心期望科创板“硬科技”底色历久弥新,为中国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董事长、总裁崔山:

  科创板上市对公司而言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上市以来,公司深切感受到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的动力。上市后,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技术研发和前沿探索注入了源头活水,得以在AI、等领域持续投入,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巩固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为契合科创板的规范要求,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这为长期健康发展筑牢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科创板为公司提供了展示创新实力的舞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如今,公司在化工、石化等关键行业的市场份额稳步扩大,“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愿景也更加清晰,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回望科创板六周年,它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价值有目共睹。展望未来,期待科创板能持续优化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在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更精准地赋能,进一步畅通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科创板将培育出更多引领全球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董事长朱义:

  自从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已走过六个年头。作为注册制改革的先行者,科创板进一步加大了对于优质未盈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与支持力度。得益于制度突破,百利天恒在尚未盈利阶段即实现上市,为我们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推动和跨国药企的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关键支撑。此外,公司也正在积极响应“科创板八条”政策,作为“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创新药企业,于今年启动了A股定增,拟募集资金计划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未来,我们期待科创板改革能进一步优化未盈利企业的持续监管机制,丰富多样化的再融资工具,强化对长期研发型企业的估值引导,提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耐心与韧性,助力更多像百利天恒这样的创新药企业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实现引领地位!

董事长、总经理盛泽林:

  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市六周年,非常值得祝贺!泽璟制药作为科创板首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型企业,于2020年1月23日登陆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合理使用募集资金,加快推进公司新药项目的研发,全面布局新药产业化、商业化销售和国际化合作等领域,已经成功实现3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销售,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同时,公司注重未来规划和发展,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后续产品管线,新药研发成果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承载着我国资本市场探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路径的重要责任,近期设置的科创板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等科创板“1+6”改革细则的出炉,更是为这一责任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我们期待未来科创板能够继续深化改革,支持更多优秀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和发展,为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董事长吕光泉: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支持硬科技企业的重要里程碑。对拓荆科技而言,登陆科创板是公司发展的“加速器”。上市前,我们作为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的开拓者,面临研发投入大、资金需求紧张的挑战;上市后,借助科创板平台与资本市场支持,公司突破了发展瓶颈,驶入成长快车道,上市首年就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上市三年以来,我们将首发上市募集资金精准投向研发和产能建设,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PECVD、ALD、Gapfill等核心产品上实现技术迭代和性能跃升,量产规模持续扩大。

  科创板作为改革“试验田”意义重大。设立科创板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政策,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助力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商业化,将使资本市场更好地适应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期待未来科创板继续深化改革,吸引更多优质科技企业上市,加速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同时进一步优化对科技企业的估值定价机制,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让真正的硬科技企业获得更精准的资本支持。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