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俄罗斯商品馆“退潮”,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不到一年

adminddos 2025-07-22 11:39:13 1 抢沙发
俄罗斯商品馆“退潮”,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不到一年摘要: ...

曾经以蓝底白字招牌和俄语歌曲吸引眼球的俄罗斯商品馆,正经历一场剧烈的行业洗牌。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杭州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经走向闭店,仍在经营的也在大力促销。

从去年年底遍地开花,到如今大规模闭店,还不到一年时间。

为何俄罗斯商品馆终究还是成了 " 时代的眼泪 "?

杭州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闭店

仍在营业的大力促销中

7 月 21 日上午,记者来到杭州武林路,武林凤起城的外墙上仍然悬挂着俄罗斯商品馆的巨型横幅,上面写着鲜明的 " 正品俄货 " 等标语,但原本开设俄罗斯商品馆的位置,已经换了新的店铺——一家文创杂货铺,售卖着冰箱贴、潮玩公仔、发夹等文创商品。

位于武林路的俄罗斯商品馆已更换为文创店 记者 金檬 摄

据记者此前采访,这家店于 2024 年 12 月开业。

店员告诉记者,文创店是最近新开的,俄罗斯商品馆关门后,紧接着就开了这家店。如今已经换了老板,至于俄罗斯商品馆闭店的原因他们也不清楚。

位于杭州新天地购物中心负一层的俄罗斯商品馆也已经黯然闭店。记者在现场看到,门店大门紧闭,店内货架和商品已经全部清空。

位于新天地的俄罗斯商品馆已闭店 郭靓 摄

这家店是在 2024 年 8 月开业的,记者在今年 3 月 25 日走访时,这里有一些临期打折商品和促销商品摆放在入口处,同时店内还有 "59 元代 100 元 " 的优惠活动。

不过,打折促销还是没能扭转闭店的结局。

商场工作人员说,这家店大约是 6 月底关门的,之前的销量还好,今年以来生意下滑,慢慢可能就开不太下去了,因此合同没到期就关了。

位于新天地的俄罗斯商品馆店内已清空 郭靓 摄

目前,杭州仍有数家俄罗斯商品馆在营业,不过几乎都是大力促销清仓的状态。

7 月 21 日上午,记者走进杭州大悦城的俄罗斯商品馆,店内只有一名店员,没有顾客。原本主推的烘焙区域已经清空,门口的展板上挂出 3.5 折的促销活动。

位于大悦城的俄罗斯商品馆在促销,烘焙区已撤去 记者 金檬 摄

店员说,上个月开始烘焙就不做了,目前店内全场打折,叠加商场的活动最近可以达到 3.5 折。至于生意情况,她说,周末人还挺多的。

同样,位于工联 CC 的俄罗斯商品馆也在打折促销。记者看到,在麦片区域,有的商品贴出了 " 特价 10 元两件 " 的标签。

位于工联 CC 的俄罗斯商品馆在打折促销 郭靓 摄

店内多数顾客都是第一次到店,抱着进来看看逛逛的态度。

店员介绍,店铺运营正常,巧克力等商品销量不错。

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不到一年

退潮为何这么快?

去年年底,俄罗斯商品馆开始在杭州等地如火如荼地扩张,覆盖了多个核心商圈和商场。1 月 19 日,记者曾查询发现,杭州已有至少 10 家 " 俄罗斯商品馆 "。7 月 21 日,记者再次查询,线上平台显示,仍在营业的只有 6 家。

7 月 21 日,位于工联 CC 的俄罗斯商品馆门口 郭靓 摄

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前后还不到一年,为何在如此短时间内,俄货热潮就已经退去?

去年 12 月,记者曾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调查,发现此类门店打着俄罗斯的名头,销售的不少商品却产自黑龙江等地。

此外,有俄罗斯商品馆的品牌招商经理透露,门店综合毛利率可以达到 50%," 快的话 3 个月就能回本,慢的话半年。"

今年 1 月,上海对部分俄罗斯商品馆立案调查,一度冲上热搜。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也针对此类现象公开发声:" 一些商店打着俄罗斯产品的幌子销售假冒产品或非我国生产的产品 ",呼吁消费者多加留意。

" 挂羊头卖狗肉 " 的俄罗斯商品馆因此一度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杭州一家已闭店的俄罗斯商品馆的店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店里的生意一直在下滑,到最后已经严重亏损,不得已选择了闭店。去年年底以来,网上关于俄罗斯商品的评价一边倒地指向负面,严重影响店里的生意,这是闭店的主因。

另一位曾在俄罗斯商品馆工作的店员也告诉记者,今年俄罗斯商品馆的生意不好做,很多都闭店了。他认为原因是 " 风评被搞坏了 "。" 刚开业的时候,我们店半个月业绩做了 100 万元,年初开始口碑不行了,压的货又多,只能降价亏本销售,当时日均营业额只有 5000 到 8000 元,最后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就闭店了。"

新零售行业观察人士鲍跃忠表示,俄罗斯商品赛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削弱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也有消费者说,俄罗斯商品馆一时间开得太多。" 刚开始买可能是觉得新鲜,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已经不觉得新鲜了,热度就降下来了。" 杭州的郭女士说。

还有消费者觉得,俄罗斯商品馆内的商品售价普遍过高," 感觉自己被割韭菜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商品馆疯狂的扩张更像是为挣快钱的短期狂欢,不少门店走的是高利润、赚一波快钱就走的商业模式。随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品质上。

来源:潮新闻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