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百亿基金阵营缩至4只,中欧时代先锋居第三!年内收益12.66%,二季度大调仓,宁德时代成第一重仓

adminddos 2025-07-23 11:41:19 1 抢沙发
百亿基金阵营缩至4只,中欧时代先锋居第三!年内收益12.66%,二季度大调仓,宁德时代成第一重仓摘要: ...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在风云变幻的基金市场中,百亿基金宛如屹立潮头的巨轮,其动向备受瞩目。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末,普通股票型基金(仅统计主代码)规模超百亿的产品仅剩4只,较2024年末的6只显著缩水,头部效应虽有弱化但依旧集中。

  在这份浓缩的名单中,大成高鑫、易方达消费行业、工银前沿医疗与中欧时代先锋(001938)构成了最后的百亿梯队。

  其中中欧时代先锋以108.11亿元规模位列第三,虽较2024年年报披露的113.22亿元有所回落,却仍是权益类“大象基金”的标志性存在。

  这只基金自2015年11月成立以来,经历了市场的重重考验,规模也历经起伏,自2021年之后,其规模逐渐缩减。

  尽管规模有所变动,但今年以来,截至7月22日,中欧时代先锋却展现出了强劲的业绩表现,年内收益率达到12.66%,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中欧时代先锋的基金经理为周蔚文和罗佳明,他们犹如经验丰富的船长,引领着基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前行。

  周蔚文拥有深厚的行业研究背景和丰富的投资经验,历任研究所研究员,富国基金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2011年加入中欧基金后,在公司内担任重要职务,现任权益投决会主席等。

  罗佳明也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任职,2018年加入中欧基金后,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

  两位基金经理携手合作,秉持着中欧基金主动权益团队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多视角进行比较验证,力求领先市场洞悉未来,抓住产业趋势或上市公司中长期价值低估的机会,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从市场分析来看,2025年二季度,基金经理基于对宏观基本面的判断,紧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以及全球贸易、债务再平衡的时代背景,对投资组合进行了布局和调整。

  基金经理周蔚文与罗佳明的操作,折射出对结构性市场的精准应对与风险控制。2025年二季报揭示了三条核心逻辑:

  坚守AI主线:维持对人形、自动驾驶、AI芯片等领域的配置,根据细分行业景气度动态调仓;

  周期品价值重估:增持全球定价的资源品()、供给收缩的养殖业(),以对抗科技板块波动;

  规避外部风险:减持对美敞口大、交易拥挤的行业,转向创新药()等具备海外商业化潜力的方向。

  持仓变化佐证了策略转向:以4.81%占比新晋第一重仓股,仓位提升14.09%,牧原股份加仓18.75%;而遭大幅减持17.76%,退出前十。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构成新三角,科技与周期的哑铃策略愈发清晰。

  中欧时代先锋的持仓特点鲜明,布局方向清晰,偏好行业龙头,行业轮动灵活,且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了积极主动的调仓换股。

  这种调仓换股既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也考验着他们的投资决策能力。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的这些操作可能带来潜在的收益增长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中欧基金作为中欧时代先锋的发行方,在公募市场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截至2025年二季度数据,公司整体规模逆势增长至6138.5亿元,但权益类产品仍需直面ETF的分流压力。

  中欧时代先锋的生存状态,映射出主动权益基金在ETF浪潮下的转型探索。当“科技突围+周期防御”的哑铃策略成为穿越波动的利器,其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在规模约束中保持策略敏捷性,将产业趋势的前瞻洞察转化为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对投资者而言,这只百亿基金的样本意义超越了净值本身:它提醒我们,在规模与业绩、短期爆发与长期稳健、机构工具与大众理财之间,仍有待一道可弥合的桥梁。

  当周蔚文和罗佳明在季报中写下“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维持较高比例”,其背后不仅是基金经理的行业信仰,更是百亿基金在时代浪潮中的一次艰难平衡。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