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专访】影目科技CEO杨龙昇:三年内,AI眼镜将替代50%的手机功能

adminddos 2025-07-23 13:10:10 2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专访】影目科技CEO杨龙昇:三年内,AI眼镜将替代50%的手机功能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林腾 梁宝欣

“今年订单已经破了10万台了,对比之前翻了大概三到五倍,现在在加速提拉供应链,保证交付”,AI眼镜公司影目科技CEO杨龙昇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影目科技是一家位于成都的AI眼镜公司,2021年创立。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IDC Quarterly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Tracker, 2025Q1》报告,在2024年全球AR眼镜市场中,影目科技在2024年出货量占比达到47.6%,销售额占比为39.7%,均排在第一。

2025年7月,影目科技还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华资本、梁溪产发集团及神骐资本。

从VR到AR,一位金融毕业生的硬科技探索

杨龙昇2013年毕业于金融专业,是一位90后。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上大二之后就自学计算机,大三就开始写代码了。“我根本不喜欢金融”,杨龙昇说。

毕业那年,他做了个让亲友意外的决定:飞赴深圳,亲眼看看柴火创客空间新购入的Oculus原型机。在创客空间,他与副总裁聊了几句后,当场拿到offer,成为了一名产品经理。

他的第一项任务很直接:拆解这台原型机,再搭配国产零部件,卖给国内最早一批VR极客。“那时候国内VR圈加起来也就一两百人,我们都算早期参与者。”他回忆。

这段经历让他摸透了硬件开发的底层逻辑。2015年前后,他与一位清华导师在北京联合创业,为PICO、暴风等头部VR品牌提供交互模组。“华为、百度都找我们做过技术支持,行业那时很热”。然而VR设备好景不长,头部甲方公司陆续退出,行业陷入了萧条。

但在这个时候,AR技术的商用曙光却逐渐显现——2016年前后,光波导技术开始落地,他判断AR眼镜可能是新方向。于是他南下深圳,加入酷派,主导消费级AR眼镜的研发。2021年,杨龙昇带着酷派的团队独立创业,正式成立影目科技。

跟许多智能眼镜公司选择带主机接入的BirdBath路线不同,影目科技在创业之初,坚定选择一体化设计的光波导路线。影目科技介绍,他们是国内最早实现无线一体式AR眼镜量产的厂商。

2024年,影目将总部迁至成都成华区,获地方政府场景支持(如大熊猫基地AR导览),以及供应链协同,年销量突破10万台。同年推出INMO AIR3系列(1080P双目全彩显示,支持空间计算与AI自动化购物)和INMO GO2(专注翻译场景)。

影目凭借一体化轻量化设计和AI能力深度融合,形成技术领先优势”,杨龙昇说,这是近期资方选择持续加注影目的核心原因。

影目AI眼镜。 图片来源:影目科技

AI眼镜正在进入“1-50“阶段

“别看AI眼镜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难度是做手机的十倍左右”,杨龙昇说。

AI眼镜算得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行业,2012年前后,VR和google glass等眼镜设备就已经出现,但十几年时间过去,AI眼镜依旧没有大规模普及。

“年年都说是AI眼镜的元年”,杨龙昇苦笑着说,智能眼镜的形态还没有真正做到轻量一体化应用场景也没有这么丰富。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智能眼镜没有走入到大众市场的核心原因。

杨龙昇认为:

  • AI眼镜处于消费电子不可能的铁三角:性能、外观、续航。眼镜比手机小很多,给大家发挥的空间也就很小。要把手机所有的东西塞进一个眼镜里,这本来就很难。所以现在上游供应链都在研究将零部件和核心部件减重,比如会涌现AR专用芯片,让芯片占用面积越来越小,把眼镜做的更轻薄。
  • 在光波导技术上,现在玻璃片之间的贴合良率不高,这就决定了AR眼镜的显示效果不佳。现在影目投入了许多设备,解决核心量产工艺,因为是非标设备,所以价值昂贵,目前已经投了四万千万,下半年还要增加五千万。
  • 交互算法和应用生态。这是除了光学外的另一个难点,主要在解决空间定位的算法问题,包括AI架构和底层更好的协同。比如争取能在半秒内用一句话告诉用户,这件衣服在淘宝在上卖多少钱。

经过了十年沉寂,蛰伏之后,2025年,AI眼镜终于有了加速普及趋势。

首先,翻译、提词等细分赛道功能,已经成为了诸多AI眼镜公司的主要卖点,也获得了相应的销量。其次,小米、华为、百度等大公司也正式加入AI眼镜的竞争。根据洛图科技报告,中国今年首季AI眼镜在线销量仅11.6万副,小米单款产品首销便超越产业季销量数倍。

“今年开始,AI眼镜正在进入‘1-50’普及阶段(即从早期尝鲜者向大众市场渗透)”,杨龙昇说。

杨龙昇认为,今年AI眼镜火了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Meta跟Ray-ban做了一款比较日常的智能眼镜,让用户觉得智能眼镜可接受;其次是AI的到来,促进了眼镜在内容上的丰富度,比如可以做实时问答,翻译等。

虽然大厂的进入,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竞争。但杨龙昇认为,相比起手机的寡头效应,眼镜会容纳更多的品牌。“眼镜时尚属性和功能属性各占一半,每个人喜欢的眼镜款式都不同, 也会容纳更多的品牌”。

三年内,AI眼镜将替代手机50%的功能

在获得新一轮融资之后,影目科技将围绕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投入。

在供应链方面,影目介绍,现在订单有些已经堆到10月份,欠了将近2万台订单还没交付,所以要加大产能投入。其次在研发人员上,影目今年相比去年扩充了一半的人员,现在影目公司大概150人,其中研发占了70%。

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影目将发布会一款新品GO3,在光学体验和AI能力都将有更大的提升。

界面新闻了解到,影目今年的收入在2个亿左右,成功实现盈亏平衡。目标是3年内,收入达到10亿目标一个亿左右的利润,并在香港进行IPO。

杨龙昇认为,AI眼镜真正1-100阶段,即所谓的“iPhone时刻”,一定是软件交互的突破,内容生态的迁移,供应链成本的下探。这个阶段会替代50%的手机功能,会在三年内实现。“到时候不仅仅是解决商务需求问题,更多是游戏和娱乐”。

“我们做AI眼镜的目标是更好体验线下生活,把世界变成游乐场”。杨龙昇说,比如以后你带着眼镜,看到某一个人,他就会显示一个社交标签,如单身状况,职业等等,它可以让人更好回归到线下世界,跟身边的人更好的交互。

2022年5月陌生人社交产品陌陌,其母公司挚文集团作为唯一投资方,向影目科技注资近千万美元。这次融资主要用于影目科技的内容生态建设,尤其是社交娱乐领域的开发。

利用眼镜在线下进行陌生人社交,是陌陌与影目的共同远景目标。“AI眼镜最终能够让你在线下破冰的契机,遇到有趣的人,这可能是激发我长期做这个事背后的信仰”,杨龙昇说。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