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举办的一场电影周边拍卖会上,奥逊·威尔斯的经典之作《公民凯恩》中用到的一把红色松木雪橇,以147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成交价格第二高的电影道具,仅次于2024年年底以3250万美元成交的《绿野仙踪》女主角多萝西穿过的那双小红鞋。

本次拍卖的雪橇为存世的三把之一
目前,这把雪橇的新主人身份成谜。至于上一任主人,则是美国著名导演乔·丹特(Joe Dante)。今年78岁的他,1985年为派拉蒙影业拍摄科幻片《冲向天外天》(Explorers)时,正好遇到道具仓库大清理,于是就拿到了这件传奇道具。他当时拍摄所在的那一片派拉蒙外景场地,位于洛杉矶县卡尔弗城,前身正是拍摄《公民凯恩》的雷电华影业的外景场地,包括1933版的《金刚》、《乱世佳人》等影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到了1957年,那片外景地被电视明星露西尔·鲍尔(Lucille Ball)夫妇买下,作为他们名下的Desilu电视制作公司的拍摄场地。十年后,这家公司又被当时派拉蒙的母公司海湾和西方工业公司(Gulf and Western Industries)收购,一来二去,这里就成了派拉蒙影业的外景场地。而长期以来都在道具仓库里扔着的《公民凯恩》的道具雪橇,也就在时隔40多年后,有了乔·丹特这位新主人。

导演乔·丹特在《冲向天外天》拍摄现场,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他得到了《公民凯恩》中的雪橇。
“当时,一位知道我是老电影影迷的工作人员,拿着这东西对我说,他们准备把这些东西都扔掉,问我是不是想要这个。”乔·丹特在拍卖前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不确定他是否知道这把雪橇的意义,但他应该有所了解吧,否则为什么会专门拿过来问我呢?我当时非常惊讶,因为我可是《公民凯恩》的铁杆影迷啊。所以我说,好的,我很乐意拿走它。”
据负责组织拍卖的好莱坞著名拍卖公司Heritage Entertainment表示,当初奥逊·威尔斯拍摄《公民凯恩》时,雷电华公司其实按照惯例,制作了好几把几乎一模一样的道具雪橇。其中有一把在1982年时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下,当时的价格是6.05万美元,另一把则在1996年以23.3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匿名买家。

1941年上映的《公民凯恩》由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
《公民凯恩》上映于1941年,是奥逊·威尔斯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由他自编自导,自己制片,自任主演。影片讲述的是虚构的美国报业大王查尔斯·凯恩的传奇一生。影片一开始,年迈的主人公已在弥留之际,他手握雪花玻璃球,吐出最后的遗言“玫瑰花蕾”(Rosebud),然后死去。凯恩的死讯轰动全球,为探寻“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意思,记者杰瑞走访多人,包括死者的好友、前妻、管家等,虽对这位富豪的人生经历有了不少了解,却始终无法解开遗言“玫瑰花蕾”的谜团。影片末尾,工人开始分类清理凯恩的遗物。其中就有一把雪橇,那是凯恩八岁时被寄养家庭由家中带走那天正在玩的玩具。工人把它和其他物品一起扔进了火炉,雪橇上赫然印着生产商的名字:玫瑰花蕾。

《公民凯恩》中的火烧雪橇戏拍了很多遍。
当初拍摄这一场火烧雪橇的戏,对画面有着严格要求的奥逊·威尔斯,一口气指导工作人员拍了很多遍,一度烧得拍摄现场浓烟滚滚,惹来卡尔弗城消防队的关注。道具组为了这一场戏,相信也准备了不少一模一样的松木雪橇。拍完之后,剩下没有烧过的,就一直留在了仓库中,但时至今日,已知保存下来的,就只有上述这三件。
另一方面,《公民凯恩》也早已成为影史经典,连续四十年都被英国《视与听》杂志选为影史最伟大电影的第一名,而“玫瑰花蕾”一词几乎也成了这部电影的同义词,为全球影迷所津津乐道。
除了《公民凯恩》中的雪橇之外,这次在拍卖会上亮相的拍品还包括经典史诗片《十诫》(1956年)中用到的道具石板,《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1980年)中天行者卢克驾驶的红色X翼战机模型,哈里森·福特在《夺宝奇兵3》(1989年)中甩过的鞭子以及《王牌大贱谍》里主人公奥斯汀·鲍尔斯穿过的绿色天鹅绒西装,但它们的转手价格都远远不及《公民凯恩》里的这把雪橇。
负责拍卖的Heritage Entertainment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可不仅仅是电影道具,它们讲述的是好莱坞最伟大的时刻,每一件都与一段记忆、一次演出、一段传奇息息相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