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前言
在伊以冲突事件告一段落之后,价格窄幅震荡,6月25日至7月21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区间最高价与最低价仅相差80元/吨。随后,“稳增长”方案的提出带动化工板块上涨,观察价格走势后发现,甲醇品种涨幅不及化工板块的整体涨幅。本文将分析导致甲醇品种近期波动较小的原因,并对后市进行展望。
一、供需:多因素“对冲”
从供需维度看,近期甲醇进口供给相对稳定,虽然此前伊以冲突导致伊朗甲醇装置出现了大面积停车,但伊朗发货并未受到影响,国内虽有部分甲醇装置检修,但是开工率仍处在相对较高位置。需求方面,传统下游开工受到高温压制,而MTO等下游利润受较高成本压缩,对甲醇需求偏弱,整体而言,供需现实端中性偏弱,内地和港口库存呈累库趋势。
然而,由于此前甲醇库存水平偏低,近期虽然出现累库,但目前库存仍处在中性水平。从预期端来看,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渐近,传统下游需求可能出现边际转强,在目前库存水平下,未来不会有明显累库压力。因此,盘面价格并没有因累库而出现明显的走弱。


二、宏观及成本:短期内影响有限
从宏观及成本维度来看,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重申“反内卷”,7月中旬工信部提出“稳增长”方案,针对十大重点行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计划对石化化工行业运行超20年的老旧装置进行更新改造。经统计,国内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甲醇装置所涉及产能不足300万吨,占总产能比例较小,且涉及的大部分装置目前已是低负荷运转,因此,从产量维度考虑,老旧产能改造对国内甲醇总供给的影响极小。自“反内卷”改革被重申以来,甲醇主力合约的涨幅明显小于化工板块整体涨幅,这从侧面印证了上述结论。
相较而言,煤炭受改革方案的影响可能会更大。政策调控煤炭供给,进而导致煤炭价格持续性走强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出现,如2015年供给侧改革和2018年“蓝天保卫战”均直接导致其供给收缩与价格走强,虽然本次“反内卷”涉及的行业更为广泛,但煤炭行业或仍是政策实施的一个主要“着力点”。然而,由于此前煤炭基本面弱势,价格处在低位区间,预计短期内无法对甲醇起到明显的成本支撑作用。


三、展望:远端相对明确
前文中提到,甲醇现实端供需弱势,但预期偏强,因此在伊以冲突交易结束后,价格并未完全回落,而是在中性区间窄幅震荡,而近期的“反内卷”交易也并未在甲醇品种上出现类似于其它工业品的明显上涨。短期内,我们认为甲醇价格走势仍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在煤转强、油转弱的背景下,MTO装置检修的概率增加,不排除后续需求继续转弱,进而导致供需宽松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反内卷”政策的落地情况也有待验证,如果后续新的供给调控政策出台(尤其是针对煤炭的调控),则可能会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中长期而言,甲醇价格的确定性相对更强。首先,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对甲醇下游需求有所提振,而国内供给目前已处在偏高位置,供需预期边际改善。随后,天气逐渐转冷,居民取暖需求提振煤炭价格,届时如果有煤炭供给调控政策配合,可能会导致成本端抬升更加明显。进口供给方面,伊朗今年冬季大概率会延续限气政策,进口供给在中长期也存在转强的预期。


综上所述,甲醇基本面在四季度预期转强,价格偏强运行,而短期内则会受到需求端以及政策预期博弈的扰动,不确定性较高。因此策略方面可以进行跨月套利,待形势相对明朗后再建立方向性头寸。
作者简介
陈阵
中粮期货研究院 化工高级研究员
交易咨询资格证号:Z0015281
风险揭示
1.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 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 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