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关于公示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其中公布了534个通过今年形式审查的药品初审名单及相关信息。
首次同步亮相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则有121个药品入围。其中,多款单针价格超百万元的CAR-T抗癌药成为焦点,包括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120-128万元/针)、科济药业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115万元/针)、驯鹿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116万元/针)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医保目录调整首次实施“双轨制”,即基本医保目录聚焦基础保障,商保创新药目录则针对符合“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条件的药品提供补充保障通道。此次申报期内,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通过534个;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141份,通过121个。通过初审的药品数量较去年显著增加,目录外药品通用名从2024年的249个增至310个。
在入围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多款CAR-T疗法中,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作为明星产品,代表了当前肿瘤治疗的最前沿技术。其个性化定制特性导致高昂成本——需提取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再回输体内攻击癌细胞。
这类药物生产工艺复杂,涉及基因编辑、细胞培养等高精尖技术,必须在符合GMP标准的洁净实验室完成。研发周期普遍超过十年,平均投入达数十亿元。
而CAR-T也是最早与商保支付结缘的特药品类之一。2025年多地惠民保将CAR-T纳入升级版保障,江苏、上海、郑州等地的产品均明确包含CAR-T责任,且目录持续扩容。上海“沪惠保”连续四年将CAR-T纳入特药保障,参保患者最高可获50万元报销。过去三年,已有80多例淋巴瘤患者通过该渠道获得治疗,累计赔付超4000万元。
“双轨制”下,曾经入选基本医保目录无望的高价药品有了新的选择。据悉,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受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的药品,5年内即2020年1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或治疗罕见病的独家药品均可申报。
从公布的入选名单来看,西药占比超过98%,仅有两款中成药(当归补血汤颗粒、岭南万应豆蔻膏)入选。抗癌药成为绝对主角,除了CAR-T疗法,还包括强生的埃万妥单抗、罗氏的艾美赛珠单抗、卫材/渤健的仑卡奈单抗注射液等跨国药企的重磅产品。
国内创新力量同样抢眼。今年刚获批的上海信念医药的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波哌达可基注射液、的PD-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等创新药均进入初审名单。
不过,公告显示,通过形式审查不等于纳入基本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后续还需要按程序开展专家评审、谈判竞价/价格协商等环节。
另外,国家医保局认为,有一些价格较为昂贵、明显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这类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基本医保目录,还需经严格评审程序,通过专家评审的独家药品谈判成功、非独家药品竞价成功才能最终纳入目录。
值得注意的是,有约80个品种同时通过了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的形式审查。这意味着这80个品种有可能同时和医保、商保开展谈判。根据规则,这些药品将优先进入基本医保谈判,若失败则转入商保价格协商通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